食堂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众人还沉浸在这顿丰盛午餐带来的满足之中。
王大炮和李二牛坐在角落里,两人吃得肚子圆滚滚的,像鼓足了气的皮球。
王大炮看着李二牛高高隆起的肚子,打趣道:“李二牛,瞅瞅你这肚子,倒是比娘们怀了几个月还大。” 他一边说,一边忍不住笑出声来。
李二牛白了他一眼,不甘示弱地回道:“你也别说我,你也差不多。” 说完,他微微叹了口气,感慨地说道:“多少年了,没吃过一顿饱饭,今天可算是吃饱一回。这要是天天这么吃,让我干啥都愿意。”
王大炮点了点头,目光扫视着周围的村民,说道:“我看村里人,都油光水滑的,估计都习惯了。这次咱们算是来对了,就这训练方法,我以前都没见过,以前那是什么狗屁啊,饷银没有,粮食也没有,可把老子给害惨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着过往,沉浸在对过去的感慨和对现在的庆幸之中。
突然,外面传来一声洪亮的 “集合” 声,打破了他们的交谈。
两人瞬间回过神来,对视一眼,立刻站起身,手忙脚乱地整理了一下衣衫,急匆匆地朝着练武场跑去。
午后的练武场,阳光依旧炽热,地面被晒得滚烫,空气里弥漫着燥热的气息。
新加入的人们开始练习左右转,然而,许多人一时难以适应,左右混淆,场面略显混乱。阿福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窃喜,终于找到和自己当初一样分不清左右的人了。
他兴致勃勃地跑到场地旁边,找来几节绳子,熟练地给那些分不清左右的人绑在手臂上作为标记,然后开始协助,耐心地指导大家训练。
随着一次次的口令下达,众人的动作逐渐整齐起来,口号声也愈发响亮。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练武场上,为众人镀上一层金色的轮廓,结束了一下午的训练。晚饭后,大家拖着略显疲惫却又充实的身体回到食堂,准备休息。
此时,食堂里弥漫着饭菜的余香和人们的欢声笑语。
戚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食堂,他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挺拔。他目光扫视着众人,微笑着问道:“大家累不累?”
王大炮立刻站起身来,腰杆挺得笔首,学着别人的叫法,大声喊道:“队长,我们不累,还可以再练一会,只要肉管够就行!”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几分俏皮,引得周围的人一阵哄笑。
戚明也被逗笑了,他摆了摆手,说道:“这个要求不难,但是现在我们不练习了,我们学习认字,大家想不想学?”
食堂里,灯光昏黄而温暖,众人的目光齐聚在戚明身上,听到他说要教大家认字,一时都愣住了,似乎还没完全消化这个意外又惊喜的消息。
王大炮站在人群中,本就因训练而涨红的脸此刻更添几分激动的红晕,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喜。
他当兵的日子里,整日与大炮为伴,操作时全靠死记硬背那些复杂的流程和技巧,吃尽了不识字的苦头。一想到要是能识字,他的心就像被一把火点燃。
“队长,你说的是真的吗,真的愿意教我们认字吗?” 王大炮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那声音里饱含着渴望与期待,在安静的食堂里格外清晰。
戚明看着王大炮,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点了点头,说道:“那肯定啊,我说假话干什么。”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给大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说完,戚明转身准备去抬板子,一边走一边又提高音量补充道:“好了,大家收拾一下,我抬块板子进来,还有啊,不光是男人,小孩、女人、老人都可以来听一下。”
众人如梦初醒,立刻行动起来。有的人开始收拾桌上的碗筷,有的人帮忙整理桌椅,为即将开始的识字课腾出空间。
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情,交头接耳地讨论着,眼神里满是对知识的向往。
戚明站在临时充当黑板的板子前,看着台下众人眼中闪烁的对知识的渴望,心中满是欣慰与喜悦。
他清了清嗓子,微笑着说道:“好了,我们来认识几个字,首先我们从自己的名字来。” 说着,他目光在台下众人脸上一一扫过。
戚明一眼就看到了满脸兴奋的王大炮,便笑着点了他的名:“王大炮,就你,你刚刚最开心,你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王大炮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憨笑着回答:“队长,我会写自己名字,其他的不会。”
这时,李二牛 “噌” 地一下站了起来,急切地说道:“队长,我想认识我自己的名字。”
戚明笑着点点头,说道:“行啊,李二牛是吧,我们今天就先认识一下‘李’字。” 说完,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一个 “李” 字,动作认真而专注。
写完后,他转身面向大家,指着黑板上的字说道:“大家可以看一下啊,这个‘李’字,上半边是‘木头’的‘木’字,‘木’代表的是树木,下半边是‘子’,代表的是果实,这两个合在一起的话,就代表能够结出可以食用的果实,叫李子。”
台下众人听得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黑板上的字,有的人还不自觉地跟着戚明的讲解,在空中比划着。
王大炮微微皱着眉头,努力地将这个字刻在脑海里;李二牛则紧紧抿着嘴唇,眼神里满是认真,仿佛要把戚明说的每一个字都吞进肚子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戚明身上,鸦雀无声,大家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戚明站在黑板前,身姿挺拔,手中的粉笔随着他的话语在黑板上跳跃。
“其实啊,这个姓氏还有一个说道。” 戚明微微提高音量,眼神中透露出对这段历史的敬重与热爱,“相传皋陶曾任职尧帝的大理,这个大理是掌管刑法的官职,后来他们家世袭这个官职,就把这个‘理’作为姓氏。” 说到这儿,戚明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一个 “理” 字。
(http://bq8xsz.com/book/1WOF-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