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比霸王还猛,你说他是文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章 劝刘瑾出海!

 

赵麟最终也没有问出口。

也没有问刘瑾需不需要什么帮助。

赵麟看懂了刘瑾的眼中流露出来的哀求之色。

君子之交淡如水。

刘瑾渴望留在赵麟心中的记忆还是那个敦厚君子的形象。

而不是将他当成一个被人怜悯的可怜之人。

赵麟的同情对刘瑾来说非但起不到安慰作用,反而还是一种伤害。

没有再聊科举的话题,赵麟说起了西线的战事,以及去海边跑商的赵宝山。

刘瑾跟大宋的读书人一样,看不上兵卒粗鄙,不把战事放在心上。

惨烈的边塞只是他们吟诗作对的助兴之物。

无论是西夏的骑兵,还是大宋的悍卒,都没有东海之滨的海草有意思。

“赵兄,此言当真?海草也能吃?”刘瑾好奇的问。

赵麟点了点头:“海草确实能吃,不过单吃无味,需搭配一些佐料。不仅可以饱腹,而且还有强身健体之功效。”

刘瑾眼中顿时露出一丝期待:“依赵兄所言,东海还真的是一块宝地啊!”

赵麟肯定的道:“东海物资充沛,远胜大陆。陆地有穷,而大海无穷。大宋商贾繁盛,竞争日趋激烈,与其留在陆上与人争利,不如向海中求索。”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的影响,赵麟跟刘瑾聊了一会儿后,发现他忽然对钱财有了近乎变态的渴望。

赵麟以前也听说过,皇宫里的太监都很爱财,原因是没有其他盼头了。

赵麟有想过刘瑾也可能会走上这一步,却没想到那一天竟然来的这么快。

“难道爱财是太监的隐藏属性?一旦缺失了的那活,新属性就自动解锁了?”赵麟若有所思。

刘瑾并不知道赵麟心中所想。

他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赵兄所言不虚,东海确实是一片未开发的宝地,但是朝廷方面的禁海令管辖甚严,想要从中谋利恐怕难于登天啊。”

赵麟颔首:“刘兄果然一针见血。没错,当今之际,行商出海的唯一就是禁海令。”

刘瑾闻言,眼睛一亮:“赵兄可是准备上表朝廷,取消禁海令。”

赵麟顿时瞠目结舌。

良久之后,他摇头苦笑道:“刘兄太看得起我了,别说我只是小小的举人,哪怕是考上了新科状元,也没有能力影响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啊。更何况海禁是祖制,想要突破限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刘瑾闻言,不解的问:“既然如此,赵兄为何还让令兄去东海发展?”

赵麟解释道:“海禁解防之源头在于官家,因此诸多事宜不可自下而上,而是要自上而下。”

“此话何解?”刘瑾好奇的问。

赵麟道:“西线战事吃紧,北境辽国虎视眈眈,内有山贼盗匪劫掠,再加上救济流民,朝廷国库开销如流水滚滚而出,却依旧是捉襟见肘。”

刘瑾闻言,若有所思道:“赵兄的意思是,要让朝廷看到海事之丰饶、利益之广阔,因此来打动官家和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从而放开海禁,允许商贾和百姓向海中求存?”

赵麟点头:“正是如此。海中有海草有海鱼,可以充作军粮,赈济救灾。海外有岛,岛上有矿,岛上鸟粪可以肥田,矿石可以冶炼金属铸造盔甲兵器。除此之外,还有诸如黄金、翡翠、玉石、珠宝、粮食等。只要朝廷开放海禁,无尽财富将任由我等予取予求。”

刘瑾眼睛逐渐亮了起来。

他以前也听人说过海商能赚钱,海外有好东西。

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像赵麟这般描述的如此详尽,仿佛他亲眼见过一般。

刘瑾好奇的问:“赵兄,你以前去过东海?”

赵麟摇头:“我未曾去过,但是家兄行商之时听人说起过。”

赵麟以前肯定是去过的,当时是想搞点海鲜生意,可惜那时候已经晚了,但凡能赚钱的产业都已经有主了,就连黑市都人满为患。

赵麟在某产鱼的海域考察了七天,被宰了十几次,一边骂都是奸商,一边骂都是卷狗,最终灰溜溜的回家了。

这事都快成赵麟的执念了。

如今好了,大宋的海域可是一片未开发的应许之地。

海鱼散漫的生长了成百上千年,从未被过度捕捞,不知道肥美成什么样子了。

赵麟当初被宰最狠的是大黄鱼,一条三斤的鱼卖他六万多,简直黑了心了。

野生的怎么了?

虽然味道确实是鲜美至极,赵麟当时把盘子都舔干净了。

但是也不能那么贵啊!

想到东海之中,如今遍地都是野生大黄鱼,赵麟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禁海令?

哪怕是为了可爱的野生大黄鱼。

海禁也必须解除!

刘瑾不禁皱眉:“既然海商利益如此丰厚,为何一直无人说起?”

赵麟道:“因为海禁。”

刘瑾先是一愣,随即很快明白了过来。

行商跟赵麟不同,赵麟是举人老爷,有影响朝堂的能力。

那些行商只是士大夫官员们的附庸,别说影响朝堂了,连那些官员他们都影响不了。

大宋的官员和士大夫又习惯于兼并土地,从土里刨食,对海商不感兴趣。

因此,行商们就逐渐放弃了海商。

想到这里,刘瑾眼睛越来越亮,呼吸也变的急促起来。

赵麟对海商如此看重,等他将来在朝堂站稳脚跟,或许真的能松动海禁。

谁提前准备的最充分,谁就能在这场狂欢中分得最大的一杯羹!

刘瑾猛的抬头,看着赵麟道:“赵兄,我愿助你一臂之力。”

赵麟笑道:“刘兄言重了。东海之大,非是一人一家能吃下的。刘兄见多识广,愿意跟我等一起谋划,自然是求之不得。”

刘瑾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自从身体出事后,刘瑾就感觉前路一片漆黑,再也找不到些许生机。

如果不是心有不甘,他早就一死了之了。

如今听到赵麟说还能出海,刘瑾顿时怦然心动了。

海上没有人知道他的事,不会因此而嘲笑他。

而且大海之中还有无穷财富。

如果不是身体没好,再加上府衙那边的案子还没结清,刘瑾恨不得立即出发。

赵麟看到刘瑾的眼神,立即明白了他的心思。

拍了拍他的肩膀,赵麟笑着劝道:“刘兄不用激动,开发海商非一朝一夕之功。你先养好身体,等我大哥的商队从东海回来再说。我估计下一趟最快也要开春之后才能出行了,刘兄绝对能赶得上。”

“这是为何?”刘瑾不解的问,“如今才是九月份,就算一来一回要两个月,年前也足够再跑一个来回了。”

赵麟却是摇头:“海菜毕竟是新鲜物事,百姓从怀疑到接受也需要时间,操之过急反而会弄巧成拙。除此之外,还要探寻更方便快捷的商路,从而缩短路途时间,减少沿线耗费,这也都需要时间。”

刘瑾听完,了然的点了点头,随即喟然一叹。

“此事无妨,我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了。”


    (http://bq8xsz.com/book/49PU-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