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赵麟便被敲门声惊醒了。
看了一眼天色,赵麟诧异的起身,打开了门,然后就见门口站了一群人。
望着捧着一个红色瓷盆的韩宁芷,赵麟一脸茫然:“怎么了?”
韩宁芷道:“我们来帮你梳洗了。”
赵麟还没回过神。
看了一眼头顶依然明晃晃的月亮,问:“现在是什么时辰?”
韩宁芷道:“三更了。”
“哦,三更啊。”
赵麟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随即眼睛瞪直了。
“三更就要开始梳洗了?”
“当然了。”韩宁芷肯定的点头。
她见赵麟一脸震惊,解释说:“殿试是在崇政殿举办的,官家为了表示对殿试的看重,特令御前班值打开了宣德门,准许中榜的举子从皇宫的正门进入皇宫。”
“殿试五更三点开始,宣德门在皇宫的正南端,崇政殿在皇宫偏后的位置,一路上要经过大庆殿、文德殿等十几座政事殿,路程遥远,至少要半个时辰才能走到,因此必须要提前开始梳洗了。”
赵麟听完,嘴角顿时抽了一下。
大宋也有“点”这个计时单位,一更分为五点,每点 24分钟。
五更三点,折合现代计时就是凌晨五点。
赵麟嘴角顿时抽了一下。
谁家好人能把考公的时间定在凌晨五点啊?
这要是在现代赵麟不骂娘算他脸大。
但,这里是大宋。
骂是不敢的。
赵麟虽然在心里把仁宗全家问候了一百遍,脸上却没有丝毫异色。
隔墙有耳。
大宋虽然民风开朗,但还没到可以随便骂皇帝的地步。
万一被人告发就完了。
韩宁芷带着三个侍女对着赵麟一顿折腾,足足花了半个时辰才终于停手。
看着铜镜里的模样,赵麟人都傻了。
他以前参加过节目,知道正式场合要化妆,所以对涂脂抹粉并不排斥。
但是没人告诉他还要插花啊!
赵麟没到及冠年龄,只能戴束发冠,还以为这些人没办法在冠带上做文章了。
然而他忘了这里是文治鼎盛的仁宗朝。
类似于赵麟这种少年登科的情况在其他朝代可能少见。
但这里天才神童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赵麟的这种情况以前早有先例。
虽然不能戴金冠,但是却可以簪花。
铜镜之中,赵麟的束发冠上就插了一朵硕大的琉璃花。
花朵为琉璃材料制成,牡丹的形状。
出乎赵麟意料的是,海碗大的一朵琉璃牡丹花,重量却是格外的轻巧。
看上去精致美观,富贵大气。
韩宁芷上下打量了赵麟一遍,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满是遗憾。
“可惜冬日才过,牡丹尚未吐蕊,不然采一朵真牡丹给师弟戴上,那真就是人比花艳了。”
一旁的几个侍女听到这话,全都赞同的点头,看着赵麟的眼神中满是星光,显然也都被赵麟的绝世容颜惊呆住了。
赵麟被这几个女人如狼似虎的目光看的后背发寒。
生怕她们再搞幺蛾子,赵麟连忙催促道:“时间不早了,赶紧出发吧。”
韩宁芷也知道正事要紧。
虽然意犹未尽,但却不敢真的误了事,当即护着赵麟往前厅去了。
韩崔氏早就已经等在那里了。
看到赵麟过来,她的眼睛顿时一亮。
上前一步,又围着赵麟转了两圈,一张脸笑的就跟盛开的牡丹一样。
韩崔氏啧啧称叹道:“我儿的模样真是生的俊俏极了,就是比那潘安宋玉都丝毫不落下风。”
赵麟嘴角忍不住抽了一下。
崔氏拿谁做比不好,偏偏选了潘安宋玉。
那两位下场可都不太好。
宋玉一辈子仕途不顺,怀才不遇。
潘安更惨,因为搅入了西晋八王之乱,被政敌找借口灭了三族。
赵麟可是去参加殿试的。
这也就是亲师母了,否则旁人肯定以为是她在咒赵麟。
眼见着韩崔氏跃跃欲试,似乎是想在赵麟身上添点什么。
赵麟顿时一个激灵,连忙抱拳告辞道:“师母,殿试在即,学生先告辞了。”
韩宁芷不愿意母亲破坏她精心在赵麟身上装扮的妆容,也在旁边附和道:“母亲,小师弟还要去殿试呢,您就别拦着了,当心误了时辰。”
崔氏闻言,不满的瞪了大女一眼,但也知道时间紧迫,只得悻悻道:“今日就这样吧,等我儿过两日状元游街,我这个当娘的再帮你好好打扮。”
一旁的韩瑞彦早早被崔氏喊起来给赵麟送行,困的不住打哈欠。
听到崔氏的话,他的话直接不经过大脑就冒了出来。
“娘亲,你是小师弟的师娘,不是他的娘。”
嗯?
崔氏的脸色顿时阴了下去。
回过头看着胖儿子,她微眯着眼问:“怎么,师娘不是娘吗?”
韩瑞彦顿时一个激灵,瞬间清醒了过来。
看着老娘威胁的目光,他忙不迭的点头:“是娘,您就是小师弟的亲娘!”
“一会儿再跟你算账!”
说完,她懒得理会脸上发白的小胖子,转身朝赵麟挥手送别。
“吾儿,给娘考个状元回来!”
赵麟当即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恭敬的朝着韩崔氏深深行了一礼。
“母亲厚望,孩儿岂敢不从命?”
赵麟来的不算早,到了金水河畔,会试上榜的举子都已经等在那里了。
看到赵麟过来,举子们纷纷行礼问好。
赵麟微笑着一一回应,然后在众人的簇拥下,昂首挺胸,大步往皇宫走去。
宣德门前,朝堂高官们已然列队等候许久了。
晏殊站在人前,看着一表人才的赵麟,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很快,举子们在距离官员们三丈外站定。
会试第二名王安石和第三名的杨寘上前帮赵麟整肃了衣冠。
事毕,赵麟上前一步,大礼朝群官拜倒。
“诸位大人安好!吾等举子幸逢殿试,心怀壮志。大人理政辛劳,功绩斐然,乃吾辈楷模。愿大人诸事顺遂,亦盼吾等殿试顺遂,不负所学,为大宋效力。”
晏殊神色肃穆,长袖一挥,上前一步回礼。
“诸生勤勉,才情可嘉。殿试在即,望展所学,为朝廷分忧,为家国建功,他日共赴太平!”
赵麟身后,一众举子齐声唱喏。
“谢大人勉励!我等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大人期许,不负圣恩,矢志报国!”
晏殊身后,群官们肃穆还礼。
“诸君努力,待他日朝堂相聚,共图家国荣光!”
(http://bq8xsz.com/book/49PU-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