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开局收周仓,请大汉赴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章:《边章韩遂之乱,黄天寨谋应对》

 

在太行山脉的黄天寨内,高飞眉头紧锁,于屋内急促而沉重地来回踱步。

他的目光时而深沉,时而焦虑,满心都在为寨子的未来绞尽脑汁、费尽心思。

如今的黄天寨已然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大型山寨,在方圆百里之内堪称首屈一指的强大存在。寨中的房屋错落有致,布局规整有序。

一间间房屋,有的由粗实的木材搭建而成,有的则由厚重的石块堆砌而就,虽不奢华,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惊讶的是,寨子里居然聚集了六万多百姓。

这些百姓多数是在乱世中饱受磨难,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漂泊的难民。他们中有的拖家带口,面容写满了疲惫。老人身躯佝偻,浑浊的双眼中满是对安稳生活的渴盼;孩童们衣不蔽体,瘦弱的身子在寒风中不停颤抖。还有的形单影只,孤苦无依,眼神里透露出迷茫与无助。

而黄天寨敞开怀抱接纳了他们,那高耸且坚固的寨墙就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守护着寨中的每一个人。

寨子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孩童们的欢闹声,妇女们的交谈声,相互交织成一曲温馨和谐的乐章,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躲避风雨、安身立命的温暖港湾。

史文恭武艺超群,周仓跟裴元绍对他钦佩至极,时常向他虚心请教学习。正因如此,他们的武力值大幅提升。三人齐心协力,训练出了一支两万人的山寨大军。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黄天寨的练兵场上,便能清晰地听到整齐划一、响彻云霄的口号声。

士兵们身着虽显简陋却整洁有序的兵服,手持长枪利刃,在史文恭等人的严格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高强度的训练。

然而,黄天寨的日益壮大却引来了麻烦。附近的黑山军蓄意造谣,宣称黄天寨妄图一统太行山,要将他们这些山寨统统赶出去。

这一谣言一经传出,使得周边那些山寨势力对黄天寨心生警惕,隐隐有联合起来对抗黄天寨之意。

................................................

中平元年,羌人北宫伯玉悍然反叛。那一日,狂风呼啸,沙尘漫天,边允(即边章)与韩约(即韩遂)正行走在凉州的官道之上,准备前往金城郡处理事务。

突然间,北宫伯玉率领一众凶悍的羌兵如鬼魅般杀出,刹那间便将他们二人团团围住。边章与韩遂虽奋力抵抗,怎奈羌兵众多且个个骁勇善战。

边章挥舞着长剑,左冲右突,韩遂则手持长枪,奋力招架,但终究寡不敌众。最终,二人被北宫伯玉所劫持。

北宫伯玉满脸凶相,恶狠狠地逼迫他们入伙,否则便要当场取其性命。无奈之下,边章与韩遂只得从命。

随后,在北宫伯玉的指使下,他们一同挥刀斩杀了金城郡太守陈懿,就此高举谋反的大旗。

中平二年三月,春风尚未完全驱散冬日的寒意。边章、韩遂统率着数万剽悍的骑兵,犹如一阵黑色的旋风,打着诛杀宦官的旗号,气势汹汹地攻入关中。

他们个个身着坚固的战甲,手持锋利的利刃,马蹄声如雷贯耳。边章一马当先,挥舞着长刀,口中怒吼连连,身后的士兵们受其鼓舞,如汹涌的洪水般向前涌去。

韩遂则目光冷峻,沉着地指挥着队伍有序推进,其眼神中透露出志在必得的决心。

当他们的军队逼近皇家陵园时,守陵的官兵们惊慌失措,匆忙组织抵抗。

但边章的骑兵如钢铁洪流般瞬间冲垮了官兵的防线,喊杀声、哭叫声交织在一起,血腥之气弥漫在空中。

韩遂则趁势指挥后续部队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巩固战果。

他们的攻势迅猛无比,势如破竹,消息传至京城,天下为之震动。汉灵帝大惊失色,赶忙派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及中郎将董卓率领大军前往征讨。

皇甫嵩身先士卒,率领精锐部队冲向敌阵,试图撕开边章、韩遂联军的防线。他挥舞着长剑,大声呼喊,激励着士兵们奋勇向前。

董卓则指挥侧翼部队迂回包抄,试图截断敌军退路。他面色阴沉,眼神中透着狠辣。

然而,边章的骑兵冲锋极为凶猛,数次冲破了皇甫嵩的防线。边章如同战神一般,在敌阵中左劈右砍,无人能挡。

韩遂又指挥弓箭手对董卓的部队进行密集射击,令其损失惨重。箭头如雨般落下,董卓的士兵纷纷中箭倒地。

一番激战之后,皇甫嵩和董卓未能取胜,边章、韩遂等人的势力借此进一步扩张,拥兵多达十余万。

边章此人勇猛有余,但智谋稍欠,在叛乱中大多依靠羌人的悍勇和自身的武力作战。

每逢战斗,他总是冲锋在前,横冲直撞,虽能杀敌无数,但也常常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

有一次,他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却被敌军设计围困,险些丧命,多亏韩遂及时派兵救援。

而韩遂则颇具野心和智谋,他深知若要成就大业,必须借助各方力量。故而在与羌人的联合过程中,他不断施展手段,以巩固自身的地位。

每逢战事,他总是冷静观察战场形势,巧妙地指挥部队,或正面强攻,或侧翼突袭,令敌军防不胜防。

比如在一次关键战役中,他佯装败退,诱敌深入,然后突然反击,打得敌军措手不及。

................................................

高飞稳稳地屹立在坚固的寨墙上,神情肃穆,双目凝重地俯瞰着下方的练兵场。

场中,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步伐整齐有力,那蓬勃的精气神仿若能冲破苍穹。

望着这士气如虹的一幕,高飞心中欣慰与期待交织,欣慰于当下寨中兵强马壮,期待着未来能为百姓谋得更多安宁。

在这个兵荒马乱、纷争不息的乱世,高飞心里清楚得不能再清楚,唯有牢牢掌控强大的兵权,才能为寨子里的百姓撑起一片宁静的天空,守护这一方水土的安宁。

这一日,高飞像往常一样,在书房里全神贯注地研究着地图。

他的目光紧盯着地图上的山川河流、关隘要道,手中的笔不时在一些关键位置做着标记,脑海中不停地思索着黄天寨未来的发展方向,究竟怎样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守护好百姓。

就在此时,时迁脚步匆匆,神色凝重地走进书房。

还未站定,他便对着高飞,急切地说道:“主公,大事不妙!黑山军准备响应青州黄巾军造反,派了使者前来询问咱们是否一同参与。主公意下如何?”

高飞听闻,眉头瞬间紧皱,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片刻后看向时迁问道:“你对此事怎么看?”

时迁拱手答道:“主公,依我之见,这确实是个艰难的抉择。若响应,或许能趁势而起;若不应,又恐得罪黑山军。”


    (http://bq8xsz.com/book/4LEA-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