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之后,高升匆匆回至府中。宽敞的大堂内,新得的文臣武将们已然齐聚。众人面色凝重,气氛稍显肃穆。
赵普率先拱手言道:“主公,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虽于短期内能获些许便利,然实则暗藏诸多隐患。
各方势力定会因妒忌与忌惮,将主公视为心腹大患,从而群起攻之。
不过,若运用巧妙,倒也能凭天子之名,广纳贤才,整合各方资源。只是此中分寸,还需主公审慎拿捏。”
虞允文接着道:“当下局势紧迫,我等首要之务乃是整肃军备。不但要对长安的城防予以巩固,增派兵力巡逻值守,还需修缮破损的城墙与防御工事。
同时,当派出精干细作,深入周边地域,务必将各方势力的最新动向、兵力部署、粮草储备等情报探查明晰。”
富弼微微皱眉,忧心忡忡地道:“主公,民生之事亦不可轻忽。新占之地历经战火,百姓困苦,流离失所。
我等应当尽快施行减税免税之策,分发粮种,鼓励农耕,兴修水利,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唯有百姓归心,我等之根基方能稳固如磐,无畏任何风雨。”
杨延昭挺身而出,抱拳高声道:“末将愿亲率一队精兵,日夜加强城防巡逻,确保长安城的每一寸土地皆在我等严密掌控之中。”
卢俊义目光坚定,朗声道:“某愿承担训练新兵之责,定当严格要求,将他们训成一支虎狼之师,以增我军实力。”
卞祥挥舞着粗壮臂膀,大声吼道:“若有战事,末将愿为先锋,定叫敌军有来无回!”
高升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许,说道:“诸位皆是吾之肱股,所言甚是。吾等当齐心协力,共图大业。”
数日后,高升精心筹谋,指挥大军接连出击,凭借巧妙战术和勇猛将士,成功拿下雍州众多城池。新占之地百废待兴,百姓于战火余烬中艰难求生。
然而,高升的迅速扩张引起了凉州马腾与韩遂的密切关注……
在凉州一处营帐中,马腾愤怒地将手中情报摔于地上,吼道:“这高升竟敢挟天子以令诸侯,简直是又一个董卓!吾等身为汉室臣子,怎能容忍此等逆贼肆意妄为,我意即刻起兵,清君侧!”
一旁的韩遂赶忙劝阻道:“马兄莫急,这高升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占据多座城池,实力不容小觑。况且他如今掌控天子,名正言顺,我等若贸然出兵,恐难取胜。依我之见,应当先徐徐图之,从长计议。”
此时,年轻气盛的马超站出,拱手说道:“父亲,韩叔父,孩儿愿为先锋,率一队精兵直捣长安,定将那高升生擒!”
马腾觉得韩遂所说有理,瞪了马超一眼,说道:“吾儿莫要冲动,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韩遂见稳住了马腾,接着道:“如今当先巩固凉州根基,扩充兵力,收集粮草。再派细作深入高升军领地,摸清他的虚实,等待最佳时机,方可出兵。”
马腾沉思片刻,觉得韩遂所言在理,说道:“也罢,就依韩兄之计。”
一日早朝,汉帝刘协坐在龙椅上,神色惊惶,身子微微颤抖。高升则一脸肃穆地立于朝堂之下,与众大臣共商国是。
刘协声音颤抖着说道:“如今国事维艰,朕欲册封高升为丞相,望卿能担此重任,拯救大汉于危难。”
众大臣齐声高呼:“恭喜丞相,贺喜丞相!”
高升拱手谢恩:“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圣恩。”
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出列,拱手道:“丞相,如今城中流民众多,可否开设粥棚,以解其饥饿之苦?”
另一位大臣急切说道:“丞相,此举只能解一时之困,当务之急应是分配田地,让流民得以耕种,方能长久。”
包拯上前一步,神色凝重:“丞相,城中治安也令人忧心,盗贼猖獗。臣建议加强巡逻队伍,严惩不法之徒。”
公孙策紧接着道:“丞相,不仅要加强巡逻,还应完善律法,让执法者有法可依,让百姓知法守法。”
这时,一位武将大声说道:“丞相,如今城中兵员不足,是否应招募新兵,加以训练?”
高升微微皱眉,问道:“招募新兵,军费从何而来?”
众人一时沉默,片刻后,一位文官说道:“丞相,可从官库中拨出一部分,再号召富商捐款。”
高升思索片刻,说道:“此法可行,但需严格监管,以防贪墨。”
又有大臣提出:“丞相,城中道路年久失修,影响交通,可否拨款修缮?”
高升点头道:“此事关乎民生,当速速办理。”
早朝结束后,高升回到书房,单独召见了包拯和公孙策。
高升看着包拯,语气坚定地说:“包大人,治安断案之事,朕就托付于你,务必整治好长安事务……。”
包拯郑重回道:“丞相放心,包拯定当竭尽全力。”
公孙策在一旁说道:“丞相,下官已拟定了一份律法修订的草案,请丞相过目。”
高升接过草案,仔细审阅,不时与二人交流意见。
经过一番深入探讨,各项政务的处理方案逐步敲定,众人皆信心满满,准备付诸行动。
高升掌控长安后接收了董卓留下的大量遗产,其中包括充裕的粮草和各类物资。
拥有充足粮草后,高升迅速将十多万投降的西凉军进行整编扩充,并严整军纪。
剔除老弱病残后,得到了十万精锐的西凉大军。
他任命卞祥、卢俊义、杨延昭、韩世忠、林冲、关胜分别统领一支二万人的西凉兵,日夜加紧整军训练。
在丞相府内,高升正与妻子甄姜闲坐,谈论着近日府中的琐事。
这时,有家仆匆匆来报:“老爷、夫人,甄家来访。”
不一会儿,甄尧毕恭毕敬地走进来,向高升行礼。
甄尧一脸谄媚,小心翼翼地说道:“丞相大人,小的此次前来,实是有事相求。
如今局势混乱,我甄家身处冀州,乃是袁绍掌控之地,唯恐日后战火波及,故打算举族搬迁至长安,还望丞相大人恩准。”
高升微微眯眼,说道:“嗯,此事倒也不难,这样吧,等尔等搬迁至长安,吾会划分一地供尔甄家栖身。”
甄尧忙欣喜行礼感谢,接着说:“多谢丞相大人,若我甄家迁至长安,还望您能为吾族中子弟谋求一些职位,也好让我甄家为您尽忠效力。”
高升手抚下巴,思索片刻后说道:“若你族中确有贤能之士,本相自会酌情安排。”
甄尧一听,大喜过望,连忙跪地谢恩:“多谢丞相大人,丞相大人的大恩大德,甄家没齿难忘。”随后毕恭毕敬地行礼告辞。
这时,甄姜感激地看向高升,说道:“多谢相公为吾家族着想。”
到了晚上,房内红烛高照,香气袅袅。甄姜面带娇羞,轻轻靠在高升怀里,柔声道:“相公,妾身今晚定会好好服侍您。”高升揽住甄姜的腰,嘴角上扬。两人情意绵绵,共享这温馨时刻。
(http://bq8xsz.com/book/4LEA-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