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比现代,哪怕距离千里之外,只要想就有办法见到。
古代的通讯手段差,交通工具匮乏,一次分别就意味着有可能此生不见。
晁盖与王晗这么久没见,激动的心情在所难免。
周野就在一旁带着笑意看着这一幕,好在晁盖并没有忘记他,连忙松开王晗,介绍道:“王晗兄弟,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周野哥哥。”
王晗早就注意到了周野,见他气度不凡,连忙抱拳说道:“王晗见过周野哥哥。”
“王大官人,不必多礼。”周野同样客气了一番。
王晗见晁盖到来,当下便将施粥的事情交给下人,领着周野两人走进了庆云寺,与方丈说了一声,寻了一间禅房。
三人落座之后,王晗闻起来晁盖的近况。
晁盖看了周野一眼,见周野点点头,他也就没有隐瞒,将自已被括田法所逼一气之下上了梁山的事情说了出来。
王晗听完晁盖的遭遇唏嘘几句后便转头看向了周野笑道:“既然这样的话,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位周野哥哥应该就是梁山泊的寨主吧?”
王晗心思玲珑,他从晁盖对周野的称呼和态度,就知道晁盖以周野为主,再听到他近期的遭遇,那周野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
“正是。”周野笑着点点头。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王晗一脸欣喜地说道:“我早听闻梁山来了一个好汉带领着喽啰替天行道,专为百姓鸣不平,今日见到实属三生有幸啊!”
“哈哈哈,都是些虚名罢了。”周野哈哈一笑说道。
“哥哥谦虚,像哥哥这样的好汉才称得上英雄。”
王晗对周野的态度那叫一个亲切。
他能够打下这么大的家业,为人处世自有自已的一套方式,多个朋友多条路就是他的座右铭。
..... ..... .......
更何况他的私盐生意虽然以江南为主,但京东,河北乃是大辽也都有涉猎,周野把持着梁山泊,与周野交好的话,日后在京东若遇到了什么危难也有人帮衬。
在王晗的刻意结交下,三人之间的氛围那是相当好,交流得也非常畅快。
只可惜这里是寺庙,没有酒肉,不然三人肯定得喝一下子。
寒暄过后,王晗知道晁盖两人过来寻自已肯定有事情,便开口问道:“周寨主从济州远道而来,定是有要紧的事情,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王大官人倒是快人快语。”周野笑了一笑,说道:“既然您这么说了,那我也就直说了。周某此番到来却是有一桩生意想要与大官人商量。”
话音落下,晁盖就从怀里掏出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的都是雪花精盐。
王晗看了一眼,问道:“哥哥莫非说的是这私盐的生意?”
“正是!”
周野指了指袋中的精盐,说道:“听闻大官人乃是做得私盐生意,不知大官人觉得我这精盐的品质如何?”
王晗打开了袋子,用手指沾了一些精盐,直接放入口中尝了尝,只觉得入口咸而不涩,没有绝大多数私盐的苦味。
这精盐味道极其纯正不说,而且还洁白如雪,卖相极佳,绝对是一等一的好盐。
王晗连忙说道:“这精盐乃是上等佳品,比西羌青盐,上品池盐不差分毫,不知哥哥从哪里得到的?”
周野哈哈一笑,说道:“不瞒大官人,这是我偶然得到的秘法,只需要用一斤的粗盐,就能制出五六两精盐,而且成本非常低。不知道大官人可否有兴趣一起合作?”
在如今这个时代宋徽宗为了满足自已的奢侈生活,盐价是越长越高,最普通的粗盐都已经到了二十文一斤的价格,有时候甚至会涨到四十文!
像是这种品质的精盐价格一般都在一百文以上,这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够吃得起的东西!
可王晗并没有因为消费群体太小而想要放弃这笔买卖。
因为高端路线往往就代表着巨大的利润!
没错!
高端人士只是社会的一小撮人,但是他们钱多啊!
就以现在的情况来说,除去国库外天下有九成的财富掌握在高官,富户的手中!
况且地位越高的人越喜欢攀比,炫耀,这也会带动高端产品的销售!
而王晗因为技术的匮乏,走的几乎都是贫民路线,眼前有一个打入高端市场的机会,他怎么能放过?
至于有没有市场?
那就更不用说了!
无论是西羌青盐还是上品池盐的产量都是很低的,而且还要优先供应皇宫,能够流入市场的微乎其微。
只要这批精盐投入市场,那绝对瞬间就能够占据市场!
既然有好处王晗没有理由不赚,于是开口问道:“不知这笔买卖,周野哥哥打算如何去做呢?”
周野笑着说道:“实不相瞒,我虽然有制作精盐的秘法,但是手中却没有足够的粗盐,而王大官人手中有充足的粗盐。”
“所以我想您出粗盐,我们来进行加工,每加工一斤粗盐您给我们三十文的加工费。”
“至于您卖出多少价格,那是您的本事,与我们无关了。”
这是周野与许贯忠,闻焕章,鲁绍和三人商量之后决定下来的方案。
这主要是考虑济州与歙州之前的距离过远,如果从王晗手中收购粗盐,在卖回给他的话,运输问题自然要由梁山来解决。
这样一来,势必会投入一定的人力,而梁山之上的人根本不够用,所以只能打消这个念头,这才改用加工的方式进行合作。
听到周野的想法,王晗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答应,而是在心中盘算起来。
他手中的私盐都是以一斤十文钱的价格出售,其中有五文钱是成本,等于一斤的利润只有五文钱。
按照周野所说,一斤粗盐可以制出六两的精盐,而朝廷的精盐售价为一百文,处于有市无价的地步,价格还可以稍微高一些,比如一百二十文?
就按照市面上的一百文来算,六两精盐便是六十文,而他的成本则是三十五文,利润还多了二十文。
而且这还是按照最低的价格来计算,要是稍微涨点钱,利润也就更高了。
“好,这买卖我干了!”
想明白的王晗直接一口答应下来。
周野早就知道王晗不会拒绝这笔买卖,因为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而这一次周野带来的三千斤精盐,王晗以每斤八十文的价格照单全收。
双方商量好了之后,王晗和周野约定明日一早将三千斤的精盐运到他的府上,到时候他也好好的招待周野。
周野一口答应下来,随后与王晗告辞。
两人朝着山下走去,还未走到一半,一只野兔从路边的草丛中跳了出来,出现在他们面前。
嗖~
不等两人开口,又有一道破空声响起,只见一柄飞刀随后飞来。
那野兔听到风声,连忙从地上跳起。
噗通~
可那飞刀速度更快,野兔刚刚离地就被打了个正着,锋利的刀刃直接没入了脖颈,摔在了地上。
好手段!
周野见到暗暗在心底叫了一声好。
野兔最是警惕,速度又快,体积又小,是狩猎当中最难被打到的野味。
这人能用飞刀这类小巧的暗器打到野兔,本领属实不一般!
到底是哪一位壮士?
就在周野疑惑的时候,一旁的树林中走出了一个身高七尺有余的汉子,腰间别着九把飞刀,手中还拎着三只野兔。
周野心里一动,当即迎了上去,说道:“这位好汉请了。”
那大汉看了周野两人一眼,警惕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周野笑着说道:“我乃周野,这位兄弟唤作晁盖,我二人最是佩服江湖上的好汉,方才见好汉一手飞刀神迹,心中甚是佩服,想与好汉结识一番。”
那大汉笑了一笑,说道:“你还是离我远点吧,免得惹祸上身。”
“巧了,我还真是个不怕麻烦的人。”周野同样笑了笑,随后接着说道:“再说能够结识阁下这样一位好汉,就算有些许麻烦又如何?”
大汉见周野说得轻巧,不由冷笑一声道:“说得仗义,实话告诉你,我们哥几个刚宰了几个官差,你可还敢与我们亲近?”
他本以为周野听到这话会掉头就走。
可谁曾想到,周野只是嘴角一翘,不屑地说道:“才几个官差?死在我们手里的禁厢军都不止一千人了!”
那大汉吃了一惊,警惕地问道:“你这厮好大的口气,你究竟是做什么的!”
周野见四下无人,压低了喉咙说道:“你可听闻过济州梁山泊?”
“济州梁山泊?”
只见那大汉一脸迷茫,看样子根本没听过梁山的名号. .....
这也正常,毕竟济州与歙州相隔千里,梁山的名声没有传到这里也是正常的。
周野见他不知,便继续说道:“既然你不知济州梁山泊,那王晗你总听说过吧?”
“你们认识王晗哥哥?”
那大汉失声喊道。
王晗作为歙州的地头蛇,他自然是听说过。
随后只见那大汉犹豫了半晌之后,这才开口说道:“既然你们认识王晗哥哥,那你们就随我过来吧。”
说完之后,那大汉就走进了树林当中,周野给了晁盖一个眼色,两人就跟了上去。
周野两人随着大汉走了五六里后,来到树林深处,就看到了一片空地,空地之上立着一个木屋。
“哥哥,我回来了!”
大汉还未走到木屋,就放声喊了起来。
屋里的人听到大汉的声音,很快两条大汉就从木屋当中走了出来。
其中一人乃是个和尚,穿一领烈天猩红直裰,紧一条虎筋打就圆绦,挂一串七宝璎珞数珠,着一双九环鹿皮僧鞋。
另一人则是身高八尺有余,面如紫玉,生的孔武有力,一双卧蚕炯炯有神,穿一身亚麻衣裳。
两人看到了周野与晁盖跟随着大汉回来,不由疑惑地问道:“杜微贤弟,这两位是?”
杜微看向周野两人说道:“这两人是我半路上遇到的,说认识王晗哥哥,我便带了回来。”
“认识王晗哥哥?”
那和尚与大汉对视一眼,随后和尚走上前问道:“洒家邓元觉,不知道两位如何称呼?”
果然是邓元觉!
周野在看到这和尚的时候心中就有了猜测。
主要是他的打扮太过特殊,又处在江南之地,很难不往这边猜想。
而带周野过来那条大汉的身份,他心中也非常肯定了。
未来方腊的步亲军都太尉、骠骑上将军!
飞刀杜微!
他记得这两人都是歙州人,杜微乃是歙州山中铁匠,邓元觉也是歙州僧人。
除此之外还有方腊的兵部尚书王寅也是歙州山中石匠。
该不会就是最后这人吧!
周野心中百转千回,口中去没有停留,立刻抱拳介绍道:“在下周野,这位乃是晁盖兄弟。”
周野的话音刚落,疑似王寅之人便开口说道:“晁盖?莫不是济州托塔天王?”
“某家正是东溪村晁盖。”晁盖立刻上前说道。
那人听闻顿时上前行礼道:“小弟王寅见过晁盖哥哥!”
果然是王寅!
这下歙州三杰齐了!
晁盖这个聚义效果实在是太给力了!.
晁盖见王寅对着自已拜倒,连忙将他扶起,然后指向一旁的周野介绍道:“这位周野哥哥乃是我们梁山泊的寨主,兄弟还是先见过周野哥哥吧。”
“周野哥哥勿怪,小弟一时激动,慢待了哥哥。”王寅一听这话立刻朝着周野拜去。
周野自然不会计较这些,连忙扶住王寅说道:“兄弟,不必多礼。”
三人的动作令邓元觉与杜微一脸疑惑,随后邓元觉对着王寅问道:“兄弟,这两位是?”
王寅笑着解释道:“大师,你还记得我家兄长那年去河北贩盐途中翻船的事情吗?”
原来王寅乃是王晗族弟,两人皆是山中石匠,在开采巨石的时候无意中挖出了盐井,这才走到了今天的地步。
邓元觉作为王寅的好兄弟,自然也是听说过这件事。
“自然是记得,我记得王晗哥哥找到了一个好汉帮助这才得到了盘缠回来……”
话说到这里,邓元觉突然惊醒,一脸惊讶地看向了晁盖。
王寅这才笑着说道:“没错,那人正是晁盖哥哥!”
“哎呀,原来是这位好汉啊!”
邓元觉与杜微如梦方醒,顿时上前拜见两人,邀请两人进屋一叙。
周野两人随着王寅,杜微,邓元觉三人走进了木屋,屋中的摆设非常简陋,只有一张桌子。
“两位哥哥,我们兄弟犯了事,只能躲在这里,实在是有些简陋。”王寅看着简陋的木屋有些不好意思。
“无妨。”
周野却不在乎这些,摆了摆手后,直接席地而坐。
周野哥哥果然平易近人!
这番毫无架子的举动瞬间获得了王寅三人的好感。
王寅,邓元觉,晁盖三人学着周野席地而坐,而杜微则是开口说道:“今日两位哥哥到来,我们兄弟没啥可招待的,这里还有几坛酒水,我再去把这几只兔子烤了,咱们等下一起吃一顿。”
“好。”
周野也没有客气,笑着点点头。
随后杜微便走出了木屋,随后周野好奇的对着王寅问道:“王寅兄弟,方才你说你们犯了事,这是怎么回事?”
“还不是因为那花石纲!”王寅愤怒地说道:“我石匠出身,前些时日官府强征我去给他们开采太湖石,我自是不愿意去,与他们动起手来,与邓大师,杜微兄弟一起杀了三十多个官差。”
太湖石并非单纯指太湖中的石头,而是一个统称,只要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形成的都叫做太湖石。
歙州,也就是后世的安徽,同样也盛产太湖石。
太湖石分有水石和干石两种。
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
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因为水流的冲刷,有些石头已经与地面分开,开采起来并不困难;而干石则是一般埋在山体之中,与地面连接为一体。
为了不破坏这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所以需要大量的石匠将太湖石从地面完整的分割出来。
而歙州的太湖石,便是干石。
对此歙州知州大肆在本地征召石匠,进行太湖石的开采,王寅也在征召的行列当中。
开采太湖石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被掩埋,动作慢了也会被看管的官兵殴打,属于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王寅哪里愿意受这个气,便与官兵起了争执,大打出手。
恰逢邓元觉与杜微两人来寻王寅吃酒,见王寅与官兵动手,二话不说便加入了战团。
于是两人随着王寅一同被通缉!
而王晗则是因为是王寅血缘较远,又用了银钱这才躲过一劫。
周野听完了事情经过,便继续问道:“那三位兄弟今后有何打算?”
邓元觉接口道:“如今我们三人无处可去,只能先藏在这庆云山中,等几天之后再寻一个去处。”
这不是瞌睡就有送枕头的嘛!
周野正准备招揽三人,不知道如何开口呢。
正当他要开口的时候,晁盖抢先说道:“如果三位兄弟不嫌弃,不如来我们梁山泊入伙。”
看来和周野走了一路,晁盖也学会了这话。
“梁山泊?”
王寅和邓元觉与刚才杜微的表情一样,看着周野两人一脸迷茫,晁盖见状就将梁山泊的情况给两人讲述起来。
在听得梁山泊几乎全歼济州官兵之后,王寅与邓元觉的脸色顿时一变。
“哥哥好生厉害!”
王寅一脸的惊叹。
他并非大字不识的粗人,王晗发迹之后他也曾识字,还读过几本兵书,知道这事有多么的困难。
邓元觉更是痛快地说道:“哥哥要是不嫌弃洒家本领低微,我便随哥哥前往梁山泊入伙。”
“大师愿意的话,我自然是扫榻欢迎!”
周野本就是为了挖方腊的墙角,对邓元觉的入伙自然是乐见其成。
邓元觉这一开口,王寅也坐不住了,连忙说道:“我也随邓大师一同入伙,还望哥哥不要嫌弃。”
(http://bq8xsz.com/book/BNSL-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