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还有三个相好的。
很快,又有一个女记者力挺赵燕子。
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与鼓动性:
“我能证明,赵燕子当时确实让所有记者都进来采访,是保安不让。”
“也不能怪保安,保安也是指责所在嘛!”
接着,又一个记者高声呼吁大家不要吵闹,要心平气和:
“我们虽然也没有采访到赵燕子,但我觉得这没什么。”
“我们不应该因为赵燕子年轻,就认为她耍大牌,就觉得她必须接受我们所有人的采访。”
“她是个明星,但也是个普通人,我们没有资格去要求她。”
赵燕子听了这些话,心中委屈,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
眼眶泛红,泪水顺着脸颊缓缓滑落。
她低着头,用纸巾轻轻擦拭泪水,肩膀微微颤抖,仿佛在努力压抑着自己情绪。
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谁都没预料到。
作为承办地的深圳媒体,面对这种突发,则相对表现得十分冷静。
并多次出面予以劝阻,和巧妙地转换其他提问,试图将话题引向更为理智与平和的方向。
赵燕子坐那里一直哭,无论记者问什么都哭。
持续了一会儿,不少记者也觉得没趣,就转而采访其他人。
这次被采访的是本届金鹰奖视帝唐国强。
记者直截了当地问唐国强:
“与高媛媛一同获奖,是否感觉金鹰奖的视帝视后含金量不够?”
正在吃瓜的高媛媛直接愣了。
好家伙,这些记者还真是闲的!
唐国强也被问的愣了一瞬,好在他应付自如。
唐国强微微一笑,缓缓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西装,环顾四周,声音洪亮且富有磁性:
“我觉得很荣幸第一次得到金鹰奖,这个奖的含金量还是有的。”
“因为它代表了‘民意’。”
“在《雍正王朝》里,有一句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
“金鹰奖是相对公正的奖,这一点我从未质疑。”
说到这里,他转向高媛媛,目光中带着赞赏与鼓励:
“高媛媛尽管只是个新人,但她能有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
“我看《大众电视》杂志把她称作‘本世纪末最后一个明星’,我觉得很精准。”
“她太红啦,红到了亚洲不少国家!”
听到老唐如此赞誉,高媛媛心中一暖。
唐国强继续道:
“你们可以仔细看看她的戏,尤其《蓝色生死恋》中的哭戏,很传神。”
“这让我想到,我20多岁时演的戏就太过了,现在都没法看。”
“她这么年轻就能走上这么条道路,有这样的成就,确实很厉害。”
好家伙,老唐真会做人,直接把高媛媛夸成一朵花:
“尽管有人说她还稚嫩,但观众认可她啊,我们就要琢磨琢磨究竟是为什么观点不一?”
“跟高媛媛在一起领奖,我最大的感觉就是,高媛媛好红啊,人家都在保护她,会务组也在保护她。”
“观众都来找她合影,就没人来找我的,是不是因为我演的剧不够红啊?”
“李导,以后如果有机会,看看能不能找我演戏?”
“想当年,咱老唐在十里八乡,那可是有名的俊后生!”
此言一出,引得所有人哈哈大笑。
刚才因为赵燕子引起的紧张氛围,瞬间化为乌有。
老唐如此给面子,李怀必须接着,笑呵呵道:
“唐老师,那可说好了哈,我下一部戏就找您。”
老唐笑道:“找我就对了,我听说李导你的新戏找了陈道明?”
“道明是个好演员,相信你的新戏一定会比《蓝色生死恋》还要火!”
李怀哈哈大笑:“那就借唐老师吉言啦!”
老唐本意是试图通过李怀的新戏,转移记者注意力。
结果记者不上当,反而追问老唐:“对赵燕子的看法?”
老唐脸上笑容不变,想了想,缓缓道:
“我认为赵燕子也是个很红的好演员。”
“红的程度仅次于高媛媛。”
“就拿今天颁奖来说,主持人让同样获得优秀演员的人,从台下往台上走,因为赵燕子不能下台来,一下台就乱了,一乱就会影响颁奖进程。”
“我初步的感觉是,赵燕子还是很单纯的,希望记者们笔下留情,手下留情,要保护她。”
“很多情况是由于联络不好造成的,因为她太火了,她一到哪儿都容易引起交通堵塞,很容易出事。”
“观众也是好意,会务组也是好意,她也没有恶意,就像她刚才讲的是实在话,为什么要得罪这么多记者,没必要嘛!”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高抬贵手。”
老唐以前辈关爱后辈的姿态,公然替赵燕子站台,引起不少人叫好和掌声。
赵燕子更是感激的不行。
有记者马上问赵燕子:
“赵燕子,你听后怎么想?”
赵燕子站起身来,红着眼眶,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我是个很容易感动的人,要是在平时,我会哭出来的……”
说着,赵燕子抬头望向唐国强,发自内心的感激道:
“唐老师的气度、胸襟,都是我以后努力学习的地方……我希望能够和唐老师一样。”
说到这里,赵燕子已经泣不成声,无法完整地表达一个句子。
“唐先生,那您对赵燕子的未来有什么期待或者建议吗?”
又一位记者继续追问。
唐国强略一思索,缓缓开口道:
“对于赵燕子,我充满期待。”
“她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演员,她的表演充满了灵气和感染力。”
“我希望她能够继续保持这份初心和热情,不断磨砺自己的演技,为观众带来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赵燕子闻言,赶紧重重的点头:“我会的。”
接着,另一位记者站起身来,傲慢的向赵燕子提问:
“赵小姐,你对今天这场风波有什么看法?是否觉得自己的言行有些欠妥?”
有人递了梯子,赵燕子赶紧接住,坦然面对镜头道:
“对于今天的风波,我深感抱歉。”
“我知道我的言行可能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困扰和误解。”
“但是,请相信我,我并没有任何恶意。”
“我只是一个热爱表演、渴望得到认可的演员。”
“我会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努力改进自己,争取以更好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见赵燕子服软了,就有记者发表胜利感言:
“通过今天晚上的事,我要送给赵燕子六个字:从终点回到起点。”
至此,质问赵燕子一事算是过去了。
记者开始正常提问:“《还珠格格》续集不如第一部拍的好?为什么?”
赵燕子此时已能平静地回答:
“第二部增加了一些新角色,观众反馈还是不错的,仁者见仁吧。”
但仍有挑刺的记者,卓韦就再次追问:
“有外地小孩学小燕子上吊结果死了,你怎么看?”
赵燕子还没回答,不少记者反而气道:
“别问了,这种问题没劲!”
卓韦碰了一鼻子灰。
赵燕子这次没再假装没听见,而是沉声道:“很抱歉,我不清楚具体事情,不知道怎么回答。”
又采访了几个其他演员,记者见面会就结束了。
接下来是合影。
被不知怎么溜进来的现场观众,酒店服务员和一些记者拉着合影最多的,自然是最红的高媛媛。
排名第二的就是赵燕子。
搞笑的是,不少刚才指责赵燕子的记者,反倒一个比一个积极的拉着赵燕子合影。
只能说,脸皮厚,吃个够。
赵燕子也没拒绝,笑嘻嘻的配合,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合影时,赵燕子还不忘给记者介绍同学。
赵燕子指着何琳道:
“这是我在电影学院的同班同学。”
又指着常远说:
“这是我在上海念书时的同学,我们现在在一起得奖,我感到有一种精神力量在产生,当然她们比我坚强。”
“这个奖对我很重要,虽然《还珠格格》这么红,但我自问只是在演戏而已。”
“我现在很迷失,我不知道观众是否还喜欢我。“
“我只是通过看报纸才知道,我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有的。”
“以后我会演更多更好的戏报答观众。”
第二天。
金鹰视帝唐国强力挺视后高媛媛和优秀女演员赵燕子被气哭两件事,毫不意外的成了新闻头条。
谁叫高媛媛和赵燕子红呢。
只要新闻上带着这俩人名字,就能吸引眼球。
报纸就好卖!
老唐力挺高媛媛的新闻没啥好看的,大家更对赵燕子被气哭感兴趣。
新闻报道中,不少记者用词很激烈,甚至对赵燕子各种指责:
“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格格’?”
“乱发小姐脾气骂街,被她的同学指责为‘小乌鸦’。”
“男朋友。”
“还爱说谎。”
“假如金鹰奖的观众投票再晚上几个月,真不好说她还能不能拿到那个优秀女主角奖?”
总之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
当然,也有理性的媒体报道:
不管赵燕子是否有这些事情,毕竟她还很年轻,就算有什么缺点和失误也在所难免。
但明星也不必太娇气,你要当明星,你就是公众人物。
你得到了常人得不到的名誉和金钱,你就注定要牺牲自己的一部分隐私权。
当然,娱乐记者的确有素质不高的,有些媒体单位认为娱乐方面的报道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
往往把不是那么成熟和有专业见解的记者拨去跑这条线。
结果这些记者采访前不做功课,对采访对象和文艺事业又一知半解。
提问时也只图一时心直口快,提出各类稀奇古怪的,甚至涉及隐私的问题。
以把人问倒为满足,最后跟明星或文艺界名人的冲突越来越突出。
报道中,还举了一个例子:
去年在横店《荆轲刺秦王》拍摄现场,就有记者和陈大诗人发生了不愉快。
原因就在于,当时记者并不了解这部电影的历史以及陈大诗人这部电影与别的类似题材影片的差别。
陈大诗人脾气上来了,差点动手!
连陈大诗人这样的大导演都不得不被记者刁难。
赵燕子仅有22岁就得到如此成功,是陈大诗人、老谋子们苦苦追求,几十年努力才换来的知名度。
成功的太顺利了,很多人眼红,不服气,所以疑问和责难接踵而来就是必然了。
尤其在赵燕子出现孩子气的行为时,人们对她的指责就更多。
有些报纸甚至提到阮玲玉当年就是因为小报的“人言可畏”而死。
更有记者拿出《还珠格格》剧中的话来形容:
“从来没有见到皇上如此宠爱过一个格格像宠爱你那样,有多少人嫉妒你,眼红你,一不小心,你就会丢了小命!”
这句话,正是赵燕子此时处境。
面对记者的各种指责,也有不少娱乐圈同仁抱着这样或那样的目的,力挺赵燕子。
《宰相刘罗锅》的制片人张国军就公开说:
“赵燕子来晚了又怎么了?”
“记者太过分了!”
“记者不是皇帝,没有理由这样要求赵燕子。”
“有的还说什么赵燕子是否惭愧,人家有什么可惭愧的!”
“有的说赵燕子什么从终点回到起点,这什么话呀,太不应该了。”
“我接受《还珠格格》,也接受小燕子,我以后不仅要拍《宰相刘罗锅》那样的,还要拍《还珠格格》这样的。”
“还要请赵燕子演戏!”
老演员李丁接受采访时也说:“媒体这样做很不好。”
“赵燕子刚刚出道,就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们应该为她高兴。”
“看到昨天晚会时她的影响力到那样的程度,我很感动,我也希望赵燕子把这种影响力作为一种动力,将来更努力,更有发展。”
“但是媒体怎么可以这样,看到人家进步就不高兴。”
“赵燕子晚来说明她太受欢迎了,走到一个地方人家都不让走,媒体应该理解,应该高兴才是。”
“我认为,媒体应该实事求是,记者与演员是荣辱与共的。”
“如果摆不正自己的位子,用燕京话说就是,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最终是要头破血流的。”
演员刘蓓更是深有体会:
“媒体这样对赵燕子太不应该,有时媒体对演员就是不够友善。”
“造成这种事情的发生,是有些娱记太无聊,已经没有什么新闻可炒作了,就自己炒作自己。”
“这件事说明有些记者心态不平衡,看不得演员太火,总想替人煞煞火。”
“有的记者见着明星有自卑心理,为了掩饰这种心理,便使出一种粗暴态度来......”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关于赵燕子的正面报道是越来越少。
最后,还是国字头报纸,评价比较客观:
赵燕子自己也应当尽快地成熟起来,公众人物毕竟不是一个普通人。
成名的同时必然要承受一些常人难以体会的压力,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
看到一系列报道后,李怀从范小胖身上下来,幽幽叹道:
“媒体现在越来越显得重要,记者手里那支笔,让你红你就红,让你臭你就臭。”
范小胖一边擦汗一边撇嘴:
“是啊,现在的戏红不红跟媒体有很大关系。”
“哥,你说咱们公司是不是也该找个人专门维护跟媒体的关系?”
这个提议说到了李怀心里。
李怀想了想道:
“那还不如收购一家媒体,规模一开始也不用太大,你还记着质问我又没有潜规则高媛媛的那个记者?”
范小胖想了想:“那个...卓韦?”
“对,就是他!”
李怀眼角一缩,似笑非笑道:
“昨天我仔细观察了,那小子很机灵,问的问题也都是抓人眼球的。”
“最关键的是,他所在的那个什么《每日新报》是天津的企业,可娱乐新闻核心在燕京啊!”
“我觉得把这个卓韦挖过来,再给他一个小报社管理,那小子说不定愿意干。”
“到时候,咱们也算有自己的媒体声音了嘛!”
范小胖听得两眼直放光:“哥,还是你有办法!”
“你可真棒!”
李怀嘿嘿一笑:
“我当然棒啦,你刚刚可是…深!有!体!会!”
范小胖俏脸一红,随即小拳拳锤胸口:
“哥!讨厌啦!”
(http://bq8xsz.com/book/DR74-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