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樱井省三的话之后,村田孝生惊疑不定地看着樱井省三。
他觉得樱井省三是疯了。
莫塔马湾虽然说是湾,但实际上就完全算得上海了,毕竟其已经和安达曼海直接相连。
而且还是要从沿海划船到毛淡棉,超过100公里的距离,真的要是划船过去,那又能有多少人能真的抵达毛淡棉的?
更何况,从目前来看,盟军击沉日军舰队的【舰队】,现在应该就在安达曼海甚至于就在莫塔马湾。
真的乘坐渔船出海,那不就是去送死吗?
所以,在听到樱井省三的话之后,村田孝生立即说道:“师团长阁下,我认为您说的撤退方案十分不妥。
且不说有没有那么多船。
即便是真的有那么多船只,但是要划船经过一百公里的未知海域,成功率本就极低。
更何况,现在发射特殊火炮击沉我们舰队的盟军舰队应该就在海上。
我们现在乘坐毫无反抗能力的渔船出海,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村田孝生的反驳也可以说是震耳欲聋了。
可樱井省三没有丝毫的意外,他转头看向村田孝生,问道:“村田君,你觉得我们还有机会撑到七天后?”
“或许我们可以将部队撤回来,在指挥部周围坚守。
只要我们以无上的信念,坚持下去,我们就能坚守到援军的抵达。”
“坚守?就凭我们,去硬抗远征军的坦克?
到目前为止,所有对远征军坦克的攻击方式当中,有且仅有反坦克地雷被证明是有效的。
可我们手上现在的反坦克地雷已经消耗殆尽。
现在我们就连坚守的资本都没有了。
你又有什么资格认为我们还能坚守下去?”
村田孝生被樱井省三说的哑口无言,但他还是说道:“可是师团长阁下,如果乘坐渔船出海,一旦遭遇盟军舰队,我们将毫无还手的余地。”
“那至少我们还可以赌一赌这支只在推断当中的盟军舰队是不存在的,亦或者其已经从仰光周围撤离。
至少这么一来,我们还能在被歼灭之前,发挥最后的作用。”
村田孝生已经被樱井省三给说动了,但村田孝生此时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顾虑。
他说道:“可是将军,现在我们步兵第213联队遭到远征军一支部队的突袭,他们要撤退并不容易。
而且步兵第214联队也和远征军新编第38师团纠缠在一起。
现在即便是发布撤退命令,他们也没有机会撤离。”
“至少还是有点机会的,如果继续坚守,我们都只能全军覆没在仰光。
村田君,不是我贪生怕死,而是这种牺牲毫无意义。我们战死在缅甸,对当前的战局也是于事无补。
只有保存有用之身,才能在未来,在帝国的圣战当中,发挥一些作用。”
樱井省三说完,村田孝生彻底没有了反对的话。
更为关键的是,樱井省三最后的这话确实是说动了他。
他们战死在缅甸,除了徒增伤亡之外,确实是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于是,樱井省三立即说道:“村田君,你是否还有其他的建议?如果没有的话,那我就立马颁布全军撤退的命令。
从仰光撤退,不论接下来我们走陆路还是水路,不管是用什么方式返回泰国,至少在那里,我们短期内还是安全的。”
随后,樱井省三使用电话和通讯兵,亲自向各个联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而村田孝生则是起草电报,向第15军司令部说明情况。
樱井省三此时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他现在也十分清楚,如果发布这个命令,那么第33师团将会永远地成为历史。
在海边哪里会有那么多渔船,即便一切顺利,能够运输两三千人撤离到泰国境内就算是顶天了。
可实际上,以樱井省三自己的估计,即便是运气好,能撤退到泰国的人数,也不会超过一千人。
这也意味着,第33师团基本等于是全军覆没了。
他这个师团长事后即便是不上军事法庭,那他回国也不太可能担任什么军事职务了。
仰光撤退的耻辱,将会始终伴随着他的未来。
但樱井省三还是决定接受这个命运。
而在撤退命令下发的同时,他也命令步兵第213联队步兵、第214联队、步兵的215联队将联队旗销毁。
樱井省三知道接下来,第33师团就会成为历史,而这些步兵联队的编制也最终一定会被取消。
既然如此,那就最后再保留一些体面。
樱井省三决不允许在这次的撤退当中,遇到更为耻辱的事情。
接到命令的步兵第213联队联队长西田广树感觉天塌了。
要知道最终让樱井省三决定直接放弃仰光,从仰光撤离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阵地因为要防御新编第22师,又要防御新编第38师的攻击,所以才漏出了这么大的一个破绽。
而现在,樱井省三决定撤退了,不管其他部队的情况如何,反正他的步兵第213联队是凶多吉少了。
想到这里,西田广树把目光看向了此时他步兵第213联队新防线内的形势图。
中间代表远征军精锐部队的那个大箭头从北而来,尤其醒目。
东面班梭坦溪对岸就是远征军主力,北面远征军精锐部队已经穿过自己薄弱区域的防御,直接朝着师团部而去,西面远征军新编第38师团也在发力。
西田广树咬了咬牙,最终只能命令在班梭坦溪上的日军部队继续坚守,其他部队则是全速向师团部方向收缩。
下这个命令,西田广树也是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现在的局面下,班梭坦溪西岸这边已经够乱的了,如果再放弃班梭坦溪上的防御,让远征军新编第38师和第200师渡过班梭坦溪,那他们的处境只会更艰难。
另一方面,步兵第215联队这边的选择和西田广树也一样,同样是主力撤退,留下部分兵力防守班梭坦溪西岸。
日军这边的异动很快就传到了杜副司令这边。
“日军,这是要收缩防线?”
杜副司令第一反应是日军要收缩防线,但很快他就否定了自己的这个猜测。
原因无他,日军要收缩防线,第200师对岸的日军也不应该撤退。
日军不可能这么轻易放弃班梭坦溪,这是日军防御远征军的最后一道天然防线。
这里如果被轻易放弃,日军最终的结局可以说就已经是注定了的。
因此,杜副司令很快就猜测是日军要撤退了。
但杜副司令其实此时并不知道日军的虚实,他不知道日军舰队需要在一周后才能到,也不知道日军的运输舰队此时并不在仰光附近。
所以杜副司令认为日军是想要在港口附近乘坐运输船撤离仰光。
于是杜副司令向参战的新编第22师、新编第38师、第200师下达了继续进攻的命令。
并且在原有的命令基础上,杜副司令还尤其强调新编第38师和第200师在沿着河岸进攻的时候,要尤其注意港口,防止日军登陆运输舰撤离仰光。
杜副司令这点也算是歪打正着。
第33师团现在要从仰光撤离到南岸,确实也是需要船只来运输兵力的。
尽管杜副司令在猜测的答案上有一些错误,但是在过程上,却是意外地和日军接下来的行动撞到了一起。
于是,现在的局面不论是对日军还是对远征军而言,都可以说已经是明牌了。
第200师师部内,戴师长正在一处的房顶上透过望远镜查看前面的战况。
而他身边的无线电这时候却响了起来,随后里面传出他师参谋长的声音:“师座,杜副司令来电,要求我们加快进攻,他猜测日军是想要乘坐运输船撤离仰光。
同时,杜副司令要求我们在接下来渡河之后,要严密注意日军在河岸边的港口,务必不能让日军撤离。”
听完之后,戴师长说道:“我知道了,回电杜副司令,就说我们预计将在一个小时内,开始渡河。”
随后戴师长再度举起望远镜,朝着河岸上看去。
此时,一轮弯月从东方升起,给地面再增添了一些光亮。
而在月色和火光的映照当中,戴师长也隐约看到了599师已经有一小股部队渡过了班梭坦溪,并且在对岸建立了一小块阵地。
在日军步兵第215联队开始撤退之后,戴师长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所以发动了攻击。
而这次的进攻,也果然不出戴师长的预料,日军根本就毫无还手之力。
看来主力渡河的时间也快了。
9月1日晚上11点30分,柳团长亲率第599团向渡过班梭坦溪,随后按照师部的命令沿着河岸前进,并开始有意识地控制港口和渡口。
2日凌晨12点20分左右,柳团长在沿着河岸的过程中,和日军步兵第215联队第1大队大队部相遇。
此时日军第1大队大队部刚和一个中队的兵力正在渡河南下,准备经由这个渡口前往仰光西南东南方向的沙廉。
日军第215联队第1大队作为渡河的第一批部队,大队长急切地想要先渡过仰光和前往东南方向的沙廉,随后在那里接应后续日军的撤退。
但即便是只有大队部和一个中队的人数太多,找到的船只太少,只能分批撤退。
在收复这个渡口之后,柳团长看着渡口的规模,陷入了沉思。
这个渡口,最多就只有一些小船,怎么看也不像是要上运输船撤退的样子啊。
柳团长于是就将自己的发现上报给了师部,戴师长又将情况汇报给了杜副司令。
杜副司令对此的命令是“既然日军是在渡口上乘船撤退,那不管他接下来撤去哪里,把渡口收复,把船控制住或者炸沉。”
主打一个我不管你什么情况,反正先把船收住再说。
凌晨1点,日军在付出了极重的代价之后,总算是把兵力收缩回到了师团部附近。
但同时,远征军这支拥有25辆59式坦克和两个营步兵的精锐部队,也已经在围困日军师团部了。
樱井省三的撤退命令下达的已经很果断了,但他忽略了自己的行动速度和远征军这支精锐部队的行动速度。
远征军这支精锐部队是全摩托化部队,他们在突破步兵第213联队的防线之后,立马就朝着师团部而来,整个过程仅用了一个小时。
樱井省三和村田孝生甚至还没来得及收拾部队撤离,就被困在里面了。
现在的局面就是第33师团师团部被远征军包围,但远征军并未发动攻击,因为远征军精锐部队也被日军以一个更大的包围圈包围在里面。
三方各有各自的忌惮,都没办法使尽全力。
凌晨1点15分,日军最后的兵力还是对包围了第33师团师团部的远征军精锐部队发动了攻击。
远征军精锐部队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并且利用卡车和59式坦克作为掩体,反击日军。
凌晨1点25分,远征军精锐部队由10辆坦克组成的一个完整坦克排朝着日军师团部发动了冲击。
由于日军师团部的防御工事较为坚固,而且在师团部周围的日军悍不畏死,再加上是夜间时间,难免会有视线受限的情况,最终在2点30分短暂结束攻击的时候,这10辆坦克甚至已经被日军使用炸药包炸毁了3辆。
晚上3点,第200师和新编第22师各一个团的兵力抵达。
他们在抵达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包围圈里的情况,所以一点废话都没有,直接朝着日军就发动了攻击。
日军步兵第213联队损失较重,步兵第215联队损失还稍微轻一些,很快,步兵第213联队所防守的阵地上就出现了缺口。
新编第22师廖师长立即抓住机会,把自己的警卫连派到了战场上,随后从这里突进到日军阵地内。
晚上3点45分,随着远征军前锋精锐部队得到主力的支援,他们再度对被围困的日军第33师团师团部发起攻击。
这次的进攻就比较顺利了,很快,众人就抵达了日军第33师团最核心的师团指挥部碉堡外。
远征军进攻部队三个爆破小组在掩护下,将九个硕大的炸药包安置在了碉堡外墙上,随后引爆了炸药包。
砰砰砰~!
随着一连串的爆炸在碉堡这边响起,日军第33师团师团部里的大部分成员被爆炸冲击波炸死炸晕。
仅有少量还轻型的日军也知道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准备打开碉堡大门,拼一个你死我活。
但肉身在战争的钢铁机器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脆弱。
第二天清晨,日军第213联队和第215联队主要兵力基本被远征军歼灭。
日军第214联队也被新编第38师团歼灭大半。
当天中午,远征军基本完成了仰光城市内日军残部的肃清工作。
日军第33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师团参谋长村田孝生在师团指挥部内被击毙。
第33师团第33步兵团长因为先于师团部行动,先行通过渡口前往沙廉,暂时躲过一劫。
整个第33师团仅有不到千人的从仰光撤离,并且他们丢失了所有的补给,甚至有人连枪械都没有。
可以预见,接下来只要有人追击他们,基本上他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至此,远征军正式宣布收复仰光,并且开始修复被日军破坏的铁路线路,恢复滇缅线的交通。
(http://bq8xsz.com/book/DRL6-4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