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玉同志,你们留在团部,让一个认路的同志去跟着侦察连在队伍最前面侦察情况和带路吧。”
“报告李团长,在来团部之前,我已经将副班长葛振林和另外三名战士在前面带路了,我是来向您汇报的。
我接到的命令是,带领独立团前往目前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的村茹乡南茹村。”
李云龙点了点头,同样说道:“我接到八路军总部老总的亲自命令,前往晋察冀军区,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报到。”
双方交接完毕之后,马宝玉立即笑着对李云龙说道:“李团长,在团部的时候我就听我们团长说过您的大名了。”
李云龙听到马宝玉这话倒是来了兴趣,连忙追问道说道:“你们团长是怎么说的?”
“我们团长说,您在苍云岭一战中,正面突破坂田联队的包围圈,击毙坂田联队长,后来您又率部在李家坡一战中突破山崎大队防线,击毙了小鬼子山崎大队长,在虎亭战役中更是伏击歼灭鬼子800余人的一个大队。
我们团长说了,这次您来晋察冀根据地,他非得亲自见见您才行。”
听到马宝玉这么说,李云龙顿时开心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哈哈哈,你这么一说,那我找时间也非得见一见你们团长不行了。”
在旁边的李繁星没有关心李云龙和马宝玉的对话,而是一直在自己记忆中寻找这个名字。
马宝玉、葛振林,这两个名字自己怎么感觉都很熟悉的样子?但是想了半天,这个名字又实在是想不出来到底是在哪里听到的了。
挠了挠头,李繁星转头看向跟马宝玉同行的一名战士。这名战士看起来还不到二十岁的样子,十分拘谨,却又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独立团的战士从自己身边走过。
李繁星想了想,对这名战士问道:“同志,我是独立团副参谋长李繁星,你叫什么名字?”
胡福才见李繁星主动搭讪自己,而且是一名副参谋长,于是说道:“报告副参谋长同志,我叫胡福才,是六班的一名普通战士,这位是我的小叔,他叫胡德林。”
胡福才主动介绍了一下胡德林,而胡德林见状,也和李繁星打起了招呼。
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
等等,不会吧?
李繁星震惊的看着胡德林和胡福才,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了这几位。
晋察冀军区那么多部队,自己偏偏遇到了第1团。
第1团有三个营、十二个连、三十六个排、最少一百个班,自己偏偏遇到了这几人所在的七连六班。
震惊不已的李繁星顺嘴就问道:“你们是狼牙山的人?”
李繁星这幅模样让胡德林和胡福才有些不知所措,在听到李繁星的询问后,两人赶紧摇头。
“李副参谋长,我们两个都是容县人,38年加入的八路军。”
李繁星这才反应过来,那五位只是在狼牙山执行了任务而已,并非狼牙山人。
想到这里,李繁星看着两人是越看越顺眼,于是就说道:“你们多大年纪了?我看你们还不到二十岁的样子。”
“我今年十九岁,他今年十八岁。”胡德林回答道。
李繁星听到之后,叹了口气。
“李副参谋长,有什么问题吗?”
李繁星叹气的原因是想到这两人十五六岁就参加八路军,再联想到他们的未来,就感到惋惜。
看着一个十八周岁刚刚成年、一个十七周岁还未成年的两人,李繁星心中有许多话想说,但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怎么说出口。
“没什么,就是觉得你们现在才只是这个年纪,在两年前就参加了八路军,那你们参军的时候可太小了。”
胡福才一反之前拘谨的性格,对李繁星说道:“李副参谋长,我十六岁参加八路军,那可不小了,在这之前,我们在容县给地主打短工的时候,地主动辄打骂我们,生活更是没有保障。
我们加入八路军前日子过得浑浑噩噩,而现在加入了八路军后,衣食有了保障,虽然吃穿都不是很好,但还是比我们以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好多了。
而且团长也还跟我们吃的都是一样的,只有伤员才有好一点的伙食,不搞特殊待遇。
部队里有识字班,指导员教我们读书写字,教我们道理,参加八路军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而且李副参谋长,我看您的年龄也不比我们大多少嘛。”
“我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李繁星无奈地说道。
在这点上,他还真的是没什么办法,毕竟,他这一身细腻的皮肤,在这个时代确实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果然,李繁星这话说出来之后,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人一脸的不敢相信。
……
在和马宝玉汇合之后,独立团在马宝玉的带领下,朝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前进。
这一路上独立团也是遇到了不少的日军,其中还有一些小炮楼。
不过有九二式步兵炮的独立团现在显然是不怕这些脆身板的小炮楼的,再加上又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在772团和新二团掩护下越过正太铁路,北上晋察冀根据地之后,一路被独立团端掉的炮楼和碉堡就有十数个。
此时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因为需要指挥北岳区反‘扫荡’作战的缘故,所以就设置在台县村茹乡南茹村内,晋察冀军区司令员亲自指挥这场战役。
而随着李云龙的抵达,司令员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对着一同在指挥部内工作的第一军分区司令杨团长笑着说道:“哈哈哈,杨团长,咱们的送财团来咯。”
杨团长听到司令员这么说之后,也是一喜,立马问道:“独立团到了?”
一路上李云龙遇到了不少的地方部队,而每经过一处,都会留下大量的弹药,尤其是留下了数量巨多的手榴弹,一些地方部队甚至每人能分到一箱三十枚手榴弹。
在李云龙进入根据地几天后,根据地就已经开始传起了一则故事,说是从太行根据地来了一个送财团,走到哪里就把弹药送到哪里。
这搞得晋察冀根据地内的各部队这段时间互相见面的第一句就是送财团到哪了。
(http://bq8xsz.com/book/DRL6-8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