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八路军于李家坡围困敌第29旅团第12联队第5步兵大队,击毙敌中佐大队长山崎治平,全歼敌第5步兵大队五百二十三人,俘虏敌军十二人。”
山城的一家医院内,院长王清源听着窗外传来的声音,脸上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在现在的局势下,听到前线的胜利消息,总是能让处于鬼子轰炸中的山城人民或多或少得到些安慰。
笃笃笃。
随着一阵敲门声,王清源的思绪被拉了回来。
“请进。”
嘎啦,已经有些岁月的木门缺乏因为润滑油,在打开的过程中发出了尖锐的鸣叫。
当看到来人之后,王清源颇有些无奈地说道:“老刘,刘山的病情,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看他自己了,是否能撑过去了,全看天意。”
来人名叫刘青,是后方政府在山城所设征兵处的处长,手中也有着不少的权力,只是他的儿子刘山染上了肺痨,也就是肺结核。
这个病一直以来都是绝症,即便是王清源也无法医治,只能让刘青去找中医开方子试下有没有效果了。
不过刘青吃药也是一直都没什么效果。
刘青今年五十岁了,就刘山这一个儿子,而且他和王清源也算是故交,所以刘青都反复来找王清源好几次了,就是想让王清源想想办法。
“清源,我老刘家可就只有这一个独苗啊。我今年五十岁了,我再努力,也未必能再生一个儿子延续我老刘家的香火,我可不能让老刘家的香火断在我的手上啊。”
刘青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王清源说着。
王清源也是有些无奈,目前来说,确实是没有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不然他也不会让刘青去找中医碰运气了。
王清源刚想继续拒绝刘青,忽然,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他对刘青低声说道:“你知道青霉素吗?”
刘青先是摇了摇头,随后立马说道:“没听说过。是什么新药吗?哪里可以买到,我一定尽力去买。”
看到希望的刘青迫切地想要试下,只要有这个特效药,即便是倾家荡产,他也要想办法搞到手。
王清源看刘青急迫的样子,又想到刘山也叫自己叔叔,于是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抽出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把钥匙。
随后他走向办公室旁边的墙体,用钥匙打开了一道锁之后,里面赫然出现了一个保险柜。
王清源打开保险柜,里面装着一些珠宝首饰,还有花花绿绿的钞票。
他从中取出一个木盒子,随后郑重地走到了自己的办公桌面前,打开后,里面是一瓶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青霉素和一排紧密放在一起的二十个安瓿(bù)瓶。
王清源轻轻地从中将一瓶青霉素取出,随后他举着手中的这个瓶子,对刘青说道:“老刘,就是这个东西,叫做青霉素。这药数量极少,就这一瓶,就要价一条大黄鱼。我费了很大的力气也才弄到两瓶而已。”
“一条大黄鱼?”刘青听到之后,也吓了一跳。
大黄鱼不是鱼,而是一根重量高达十两的黄金,这个两是民国两,换算成公制单位的话,其标准重量是312.5克,当然,有大黄鱼自然也有小黄鱼,小黄鱼就是一根一两的黄金,标准重量是31.25克。
虽然一条大黄鱼对于刘青来说,也不是出不起,但一条大黄鱼才只有这么一瓶,这价格确实是太昂贵了。
听到刘青的惊讶,王清源冷哼一声,随后又拿起一瓶安瓿瓶,说道:“看到这个了吗,这也是青霉素。
不知道做这药的人怎么想的,把可以给二十个人用的药装这么一小瓶里面,这个安瓿瓶里就是另外一瓶青霉素我将其分成二十份之后再单独封装的。
别看这里面量很少,这么一小瓶,现在外面要一根小黄鱼。
老刘,别说我不够意思,这些本来是留着我给我自己或者我儿子保命用的。
我先给你五小瓶,你也甭谢我,如果刘山用了,有用的话,那我就把剩下的十五瓶都给你。但只能给你另外的十五瓶,剩下的一瓶青霉素我要留着给自己保命用。
这药现在在山城可是紧俏货,上头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据说前两天的时候,有人出价五条大黄鱼求购一瓶青霉素,但都没人愿意卖的。”
刘青现在没有心情再听王清源接下来的话,他现在脑子里只有自己的儿子。看着王清源手中的药,他就仿佛看到了希望一般,
“清源,多的话我就不说了,我让人送刘山来医院。”
“别,现在鬼子打不动就轰炸,我们医院不安全,一周前住院部刚被炸过,还死了两名医生和三个护士,我让人上门刘山注射药水就是了。”
听到这话,刘青也不客气,说道:“好,那就麻烦你了。”
随着刘青将药品带回去,按照王清源说的,等医生送上门给刘山注射了青霉素之后,过了一会,刘山感觉自己舒服了许多,这让刘青喜出望外。
他迫不及待地将这个消息告诉王清源,王清源听到之后,也是感觉十分意外,没想到这个药居然能治疗肺结核。
见刘山有好转,刘青连着五天,每天给刘山注射了一支青霉素。
五天之后,刘青带着刘山到医院检查,但检查的结果却让刘青如遭雷击。
刘山的病并没有好转,青霉素确实对肺结核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仅仅只是缓解了肺结核的进一步发展而已,并没有起到治疗肺结核的作用。
听到这个结果,刘青感觉天都塌了。
但是为了自己唯一的这个儿子,刘青也只能硬着头皮找王清源要了他手上剩余的15瓶小份的青霉素。
王清源劝道:“你这又是何苦呢,既然无用,你不如想办法给自己留一些,这些药可是真的救命药,保不齐哪天就能救你自己一命。”
刘青回答道:“我老刘家就这一根独苗,现在这药虽然只能延缓肺痨的进展,但有这时间,我也能让他留下老刘家的种。”
见自己劝不动刘青,王清源便将剩下的十五瓶青霉素交给了刘青。
刘青接过青霉素,随后将两条大黄鱼交给王清源,王清源见状不收,但刘青说什么都不肯要回去,王清源最后也只能收下了。
“这药,没有治疗作用,只能延缓发作,你回头三天打一次试下吧,主要还是这药实在是太贵了。”
一个半月的时间过去之后,刘青眼见已经没药了,走投无路的他又只能找到王清源,想要高价买下王清源手中剩下的这瓶青霉素。
但王清源拒绝了刘青的要求。
王清源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已经证明青霉素只能延缓肺结核的病程,并不能够真正治疗肺结核,即便是再给刘山使用青霉素也无济于事。
而且从最后这段时间的情况来看,王清源也已经看出来了另外一点,那就是刘山已经产生抗药性了。
从刚开始一针青霉素能够舒服上整整三天,再到少于三天,再到现在,青霉素只能让刘山好过上那么一天半了。
药的剂量这么不断升级,别说现在没有货源,即便是有货源,也总有一天会承担不起越来越大的剂量。
见王清源不愿意将这最后一瓶青霉素交给自己,刘青也只能对王清源问道:“那你知道这玩意,是哪里来的吗?大洋彼岸那个国家造出来的?亦或者是我们北面邻居造出来的?
这药就算是再神秘,也总该有个来源吧?我虽然只是一个山城征兵处的处长,但手上还是有不少的钱款,也认识不少政府要员,事关我儿子的性命,我就算是豁出这张老脸,求爷爷告姥姥也得搞几瓶来给我儿子续命。”
王清源想了想,随后说道:“这个说法我也只是听说,不知道真假,你不要和别人说。据说,只是据说哈,据说这是鬼子那边生产出来的新药,目前产量很低。
听说是鬼子在将药品发往前线测试药性的过程中,被前线部队缴获了,有人就把它带到山城来卖了来筹备军需。”
听到王清源这么说,刘青脸色一暗。
怎么就偏偏是鬼子那边的新药,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真的就没机会了,毕竟哪里有那么多缴获的,而且即便是有缴获,鬼子又怎么可能会给前线所有鬼子都配备这种新药的。
王清源见刘青脸色暗淡,于是便将一份报纸转交给了刘青。
只见报纸上赫然写着一个巨大的标题:
“八路军收复阜县县城,击毙敌军独立混成第8旅团独立步兵第31大队大队长赤松和弦少尉,毙伤敌军四百七十九人,俘虏敌军四百五十二人。”
看到这个标题刘青脸色一变,他瞬间明白了王清源的意思,他低声问道:“你疯了,让我去找八路?”
王清源点了点头,同样是低声同刘青说道:“老刘,我在果府这边还算是有些人脉的,但是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找到是有哪支部队缴获了青霉素的。
别说缴获青霉素的了,即便是缴获普通药品的都没多少。
刚好今年下半年开始,八路军捷报频传,我认为很有可能是他们这边缴获了青霉素,所以偷偷拿来卖给后方,换取军需。”
刘青犹豫了一会,说道:“军部的人都说八路军的捷报都是假的,八路军根本就是在谎报军情,他们在华北后方,游而不击,在暗中发展和壮大自己,这会不会不太靠谱?”
王清源见刘青这么说,就只能继续说道:“你别听那群蠢货这么说,按照他们的说法,八路军在华北游而不击,壮大自己,那为什么留在华北的果军几乎全都叛变投敌了?只剩下八路军?
难不成是鬼子还会主动去区分果军和八路军,然后专门打果军,不打八路军不成?
你好歹是征兵处的人,怎么连这点都不知道?真不知道你这处长是怎么干下去的。”
听着王清源的吐槽,再看了看手中的这份报纸,想到还在家中的刘山,刘青终于是下定了决心。
……
八路军在山城有办事处,但是刘青没敢自己亲自去和八路军接触,因为那非常危险。
果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局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都派人24小时盯着八路军办事处,任何进出八路军办事处的人都会被再三询问,所以对于刘青来说,自己走进八路军办事处,那简直是自寻死路。
所以刘青让自己家里最忠心的管家去八路军办事处确认下情况。
刘管家在抵达八路军办事处门口之后,还没转头面对办事处,就被办事处站岗的战士提醒了。
“不要转头过来,这里是八路军办事处,如果你没有什么事情的话,请立即离开,否则很可能会引火上身。”
站岗的战士目不转睛,简单地提醒了刘管家。
刘管家想了想,作势继续朝前走去,边走,边说道:“我想见见你们的负责人,想要青霉素救命。”
战士还是目不转睛,但嘴巴里却说道:“来办事处买青霉素,找死吗。去新民路23号那边的茶馆里问前台伙计去。”
刘管家没有停留,按照这名战士的提示,直接从八路军办事处门口路过并未停留。
去菜市场买了点菜之后,刘管家回到家里,随后将这一情况告知给了刘青,并表示自己下午再去茶馆看看情况。
等到下午,刘管家前往新民路23号的茶馆,去里面点了一壶茶和一块点心,慢悠悠地吃着。
等到吃完的时候,刘管家走到柜台前,直接低声问道:“听说你们这里有卖青霉素的?”
伙计一听,连忙说道:“这位爷,您这可算是问对地方了,我们这刚到了一批上好的龙井,您上二楼,我这就让人沏好茶给您送过去。”
说完,就让小二领着刘管家到了二楼。
一到二楼包间内,小二也不演了,直接问道:“你想要多少青霉素?”
“你们这里的青霉素,什么价?”
“两条大黄鱼,十瓶青霉素。最少十瓶起卖。”
(http://bq8xsz.com/book/DRL6-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