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么平淡的过去。
偶尔看到中院给洗傻柱衣服的秦淮如,李建军也不以为意,自已结婚的事情都够自已忙的了,实在没心思掺和院里的事情。
李建军骑上自行车就朝着上次买自行车的国营商店而去。
这次李建军也没带着家里人和赵小乐,自已一个人就过来了,主要是今天要买的东西多,自已想一趟能买完直接放空间里带回家,既不招人眼球,也能省了很多口水解释。
进门依旧和上次一样,各个售货员大姐照样稳如泰山,没有丝毫主动招呼客人的意思。
李建军习惯成自然,朝着卖手表的柜台就走了过去。
柜台里的手表样式和自行车也没啥差别,就那几种样子。
手表的牌子倒是和自行车不一样,反而跟生产的城市名字相关联了起来。
生产厂家基本上都是直接以城市命名,例如:上海的上海手表厂生产的上海牌手表。
比较火的上海牌手表,天津牌手表,以及比较少的辽宁牌手表,说起辽宁牌手表可能陌生了一点,这个厂在后来生产的红旗牌手表可能更知名一些。
上海牌手表贵一些,120块钱,天津牌手表比较便宜些110块钱,辽宁牌的100块钱。
还有些更贵的外国手表,瑞士的英纳格、罗马、梅花,当然了这些都是需要票才能买的。
这些李建军早就了解过,男人嘛,喜欢的东西也就那些,平时聊天的时候,只要李建军随便开个头,不少喜欢表的保卫员就说的头头是道的。
不然,后世也不会出现,男人的购买力低于宠物低于女人低于儿童的说法了。
李建军对现在的表的外形只能说是可以接受,完全提不起爱好来。
瑞士表太贵而且不好买,剩下的这些牌子里面外表差别也很小。
李建军大致一扫就指着一块上海牌的手表,对着柜台前的大姐说道:“给我把这块表拿出来吧。”
巧合的是这个大姐就是上次卖给李建军自行车的售货员,很明显,这个大姐完全没把李建军记起来。
拿出来手表就对着李建军说道:“120块钱还有手表票。”
递过钱和票,李建军接过手表就戴在了自已手上,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凑够三转一响的说法,自已现在肯定是不会买手表的。
紧接着,李建军又从其他柜台买了一台收音机和缝纫机。
一出门,就找了个没人看见的地方把收音机和缝纫机收了起来。
按照自已的想法,收音机放自已那,缝纫机放到李妈那。
毕竟收音机好歹能听个声音,放自已还能听个声音,缝纫机放自已那就是个摆设。
李建军问过赵小乐缝纫机的事情,别说精通了,根本会不了一点,还不如放在李妈那呢,也算是了了李妈一件心事。
按照李妈的说法,这是一名优秀的纺织厂女工必不可少的战友。
要不是李父走的早,自已早就买一个缝纫机了,这样三兄妹的衣服鞋子就不用去邻居家借缝纫机做了。
不仅搭上个人情,还得顾着别人的想法不敢多用,不然三兄妹穿的用的肯定比现在的好很多。
前几个月自已说买的时候,很明显李妈舍不得那份钱和票不让买,被李妈行使一票否决权否决掉了,现在正好打着自已娶媳妇的名义暂放到李妈那,这样省的自已再挨一顿紧箍咒版的叨唠了。
骑着自行车的李建军很快就到了一个院子里面。
除了三转一响,李建军家里缺的东西就不是很多了,别的东西,例如锅碗瓢盆之类的李建军直接从家附近的供销社早就一点点的买的差不多了,毕竟自已虽然不想太招摇,但自已的工资也是负担的起的,各种生活用品缺了对生活水平的影响那可不是一点半点。
现在最缺的就剩家具了,当时从自已家里就拿了个放衣服的箱子,本来自已一个人凑合凑合就得了,也没啥问题。
现在马上要结婚了,可不能让媳妇跟自已一起继续凑合下去。
这个院子里的住户就是附近最好的木匠——快手刘的家。
快手刘因为做家具需要各种木头的原因,院里的空间格外大,而且到处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木头。
“你好,请问快手刘刘木匠在吗?”李建军对着院子里的中年男人问道。
中年男人站起来把自已身上的木屑清理了下,赶紧回复道:“我就是快手刘,您这是要打家具还是?”
站起来的男人穿着一身方便干活的深灰色衣服,看起来精瘦精瘦的,一双大手上的老茧格外显眼,一看就是经常用手的人物。
李建军笑着说道:“找快手刘肯定是想打家具啊,我是第三轧钢厂保卫处的李建军,年后就结婚了,听别人介绍说你做家具事做的又快又好,所以才来找你的。”
刘木匠一听来活了,马上露出了笑容说道:“那是,这一片我的手艺说第二,那肯定没人敢说第一,我师傅那可是正儿八经造办处的大师傅,可是给皇帝老儿做过家具的。”
本来只想打个家具的李建军瞬间来了精神,问道:“刘师傅,我这个人啊,格外喜欢原来的物件,你知道要是想买的话你有路子吗?”
快手刘露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李建军也不是傻子,一下子就懂得了快手刘担心的事情,无非就是担心本来自已能挣得钱不翼而飞罢了,紧接着就说道:
“刘师傅,我要的也不多,就两三件自已用的,当然了,你手里有最好,没有我保证也给你一份介绍的钱,总归不会让你白忙活。”
晚上,把所有东西都归置好的李建军感觉整个人都满足了。
不但三转一响全部齐全,连本来不知道去哪弄得古董家具都弄了个全套,自已早就想弄些古董之类的放到空间里。
要知道这些东西可是越往后越值钱的,可以当李家传家宝的压箱之物。
原来一直找不到方向,这下子直接全搞定了。
这快手刘不愧是造办处的手艺传人,确实对那群遗老遗少熟得很,听了自已的要求后,随便带着自已走了两家,就全都置办齐全了。
一套黄花梨的桌子和椅子,这就是李家以后的餐桌了;
一个紫檀的桌子当作书桌;外加一个金丝楠木的梳妆盒。
就这些都快把李建军身上的钱全都填进去才勉强够的,给快手刘的介绍钱都有好几十了,万一以后自已再想买可还得靠他呢,这条线不能断了。
(http://bq8xsz.com/book/HTVQ-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