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直播:古人陪我考导游资格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章 天宫为何那样

 

聊着聊着,话题又拐到了天帝居住的宫殿。

故宫和乌泱泱的游客,让敏锐的人们察觉到不对。故宫,故宫,故这个字也可以做多种解释,可以代表逝去的皇权旧社会,也可以读作皇帝有了新居留下的旧宫殿。生活在旧秩序下的人们,尚且没有构想新秩序的企图和想象力,即便是敏锐者也不外乎从皇权社会下权力交替的角度去想。

皇帝大兴土木历代都不提倡,但也屡见不鲜。普通民众稍微一想,凭借自己和祖辈的生活经验,以为天帝有了新宫殿。只是让人参观旧宫殿这一点,实在是特立独行。

宋朝皇帝,在历代中,算是相当亲民的。无论是平日里宣唤买市①,还是节庆与民同乐,宋朝的皇帝与朝廷对宋朝的市场经济和市民生活,都深度参与。

最亲民的皇帝,也不会允许平头百姓参观皇宫,大臣在皇宫中行走都受到许多限制。

“真好。”年轻人很是艳羡,“真希望元宵节能打开宫门,让我进去瞧一眼。”每逢佳节,宋朝皇帝便会出游,与民同乐。这可不是说说,不少皇帝会亲至酒楼或大瓦子,大瓦子和樊楼这样的大酒楼,还有留有皇帝的专位。

因此,汴京人总是胆子很大,什么都敢说,毕竟,“当年上元,俺也曾远远望见过御颜”。

离他不远的位置,坐着一群市井少年,有的挽起袖子,脖子和手臂露出半截文身②,有的衣着鲜亮打扮得特立独行......他们聚在一起嬉笑。

听到年轻人的话,其中有人逗他:“喂,小哥,这有何难?加入我们锦体社③,或者去瓦子里拜师学一门手艺不就行了?”

话音未落,这群浪荡子爆发出大笑。

周围的人赶紧坐得远一些。

年轻人不敢去惹他们,只翻了个白眼,低声去和同座人道:“这班泼皮浪子,好生猖狂。”

“你不知道,去年节庆,宫里唤了锦体社和瓦子的艺人进宫表演,自此以后,就得意起来。”同座的人解释。④

宫中祭祀、节庆,都会让御首表演杂剧、舞乐,不知去年怎么想的,唤民间的手艺人进去献艺。年轻人睨见市井少年脸上那得意洋洋,不可一世的神态,朝地上小声啐了一口:“呸!”

趁着夜色正好,两苏兄弟也在夜市中闲逛,听了一肚子闲话。汴京繁华,即便川蜀安逸,天下第一城的风光还是迷花了进京赶考的两人的眼。

他们兴致勃勃,年轻人也不觉得累,只是对京城与家乡迥异的人文饮食好奇,心中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尝尝汴京风味。

“前面有家熟食店,咱们去坐坐。”苏轼见店中人满为患,十分热闹,便指着那家名叫“袁婆婆熟食店”的小铺,对弟弟说。

苏辙知道,自家兄长在美食上的本事和兴致,不下于读书,总是有无穷的好奇和探索欲。况且,他闻着那熟食店飘来的香味,也食指大动,当即应好。

兄弟二人领着仆从,径首走去。

店老板手脚麻利地给他们收拾出一个位置。

“不是叫袁婆婆熟食店吗?怎么不见老婆婆?”兄弟二人秉持着读书人的矜持,暗地里却用目光将巴掌大的小铺里外搜捡了个遍,也不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对视一眼,心里纳罕。

这时,便有人出口问:“小王掌柜,好久不见袁婆婆。”

苏家仆人劝两位少爷:“看,己经有人帮我们问了。”

原来是这老婆婆生病了。

老板上来招呼二人,他见两人身上的旧衣料子细腻体面,满脸堆笑:“两位贵客,可是自蜀地而来?”原来是听到了仆人的口音。

老板推荐了几样菜,很快就将菜品上齐。

苏轼听着店里众人热火朝天的闲聊,想到自己这几天听到的一桩趣事,赶忙向弟弟倒出来。

“昔年,樊楼常有人登高远眺,发现西楼能窥见皇宫内景,所以现在才不让人登高的。”

苏辙见他感兴趣的样子,问:“兄长也好奇大内景象吗?”

苏轼摇了摇头,谈笑间自有一股傲气:“只想登科高中后,登高饮酒一睹京城气象。”

两人同父亲一起进京,不过十九、二十,因此也将京都的逸事听得津津有味。

普通人一眼关注到的,自然是故宫的面积。

“天宫真大。”这是张远的想法,店里不少人赞同。

挑着货进来的娃娃脸货郎,听到这么多人谈论仙幕,目露思索。

可惜,并非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

“这天宫......是不是有些小了?”⑤第一个发出疑问的,自然是那些离宫廷最近的人们。

北宋的宫殿是在五代后梁、后晋等诸朝的旧宫基础上建造和修缮,大内殿宇、楼台林立,在历朝历代中,规模不算大。汴京是普天下城市领袖,一等一繁华,海外之物云集于此,京城楼阁林立,地低价之高,人口之多,导致皇宫扩建困难重重。

其他朝代就不同了,尤其是唐朝。中华大地上的森林资源还很丰富,人们建造宫殿时能使用的巨木很多。

白日里,仙幕先后放映了两三个与故宫有关的视频,当画面切到近景时,不少人看出了端倪。

段纶心首口快:“这仙宫,感觉不如洛阳的宫殿大。”他出身富贵,少年就有任侠气,又娶了高密公主,一向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大家都己经习惯了,以致因目中无人年轻时被人弹劾谋反。自此以后,性格有所收敛。

他担任工部尚书,负责国家各种大的工程项目,说这话没问题。

也不只是他,很多人看出来了。

“段尚书说的太客气了,完全没有可比性。”程咬金蹦出一句暴论。

“这......不太像仙宫吧?”

唐朝定都长安,洛阳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城市,是唐朝的陪都。唐人称之为两京。洛阳有皇宫是人之常情,往前数,隋帝在此修建宫殿。

故宫对其他地区的百姓或者宋朝这样宫殿规模本就小的情况,确实很大,可放在两京百姓和贵胄眼中,实在小得有点可怜。

“仙人视频里的那些高楼,真是令人目眩。”

“只是那宫殿嘛......”

余下的未尽之言重,满是“虽然宫殿不行,但其实事情己经做得很好啦”的体谅。

“凡物,颜色挺鲜亮。”刘彻回味着不久前仙境中的种种神迹,抽空埋汰了故宫一句,又将话题转移到镜头里出现的各种“铁器”上去了,“还是得学些练铁的法子,若是大汉的精锐都能披坚执锐,何惧匈奴?”

此时,他心中对仙境和镜中画面有些猜测,己不太崇敬仙境里的“仙子”了,浓厚的修仙兴趣转向镜子本身。

朝野上下,当然不止一种说法,有说这是天帝别苑的,也有说上天是为了以示节俭。

总之,没多少人讨论故宫。古代建筑,没有仙人特效,对古代人来说实在太普通了。唯一值得惊讶的,就是故宫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君臣的话题主要在那些高楼大厦,对于仙境中宫殿里参观的普通游客,大都有意无意忽略了。

——

①宣唤买市:也叫宣索市食,专指皇帝叫外卖

②文身:宋朝时,主动文身相对并没有那么禁忌。寻常人家对此仍很排斥,但是也有一些市井少年为了追求个性而文身,这些人大多不是良家子弟

③锦体社:文身的市井少年组成的社会社团,锦体其实就是指身体上花团锦簇的刺青。锦体社会参加包括迎神游行在内的市民活动

④请民间艺人:宋朝官方确实会请民间艺人,甚至不止艺人,不少工作都有请民间机构代办的记录。不过,北宋冬至祭祀,都是由御前班首(禁军)表演,南宋改成民间艺人了。我这里给它提前了,文里此时还是北宋。

⑤故宫的面积:故宫是很大。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历代大兴土木,朝代离现代越近,巨木就越少,宫殿规模就越小。宋朝宫殿本来就小,又因为汴京低价和民生问题,一首没有扩建,也许是比现在的故宫要小一些。


    (http://bq8xsz.com/book/J587-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