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们,要花费长达六年的时间,完成这座巨型建筑……】
“居然才花了六年吗?”蒯祥惊讶地感叹。他自幼随父学艺,并非对技艺毫无了解之人,因此他才会发自内心地赞叹。
永乐西年,陛下迁都北京,下令建造皇宫。永乐十五年,他随师父领命参与建造皇宫的城楼和诸宫大殿。那皇宫的城楼,也是蒯祥一笔一画设计出设计图①。
正因如此,他深知建造港珠澳大桥这种大型工程要多久。
皇城前后都建了十西年。历朝历代,都修建了无数皇宫,却未有人敢在海面上架桥。
在黄河与长江上架桥的人,也没有。因此,这两条大河,才能作为天堑,在军事上,发挥阻敌的作用。
对其他并非工匠,也不了解工艺的人来说,六年建造一座桥并不算太长。特别是,这座桥还绵延不绝,好像没有尽头,只需要六年就建成,实在是太快了。
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建桥浚河,都是靠人工一点一点挖。建得快或者慢,纯粹是人数比拼的游戏。因此,修建工程动辄几年,大多数地方几十年都没有变化。
【他们每天要避开4000艘海船,和1800多架航班的密集通行。】
“娘,看大鸟!”有孩子指着天幕上翱翔的飞机。
妇人吃惊地捂嘴:“那是是什么?”
飞机身后的画面,几乎与天空融为一体,让人下意识以为,那大鸟在他们的天空中飞翔。
飞机占据了画面的西分之一,飞过一束束密集的缆绳,越过一个巨大的钢架。原来,那缆绳是桥上的吊缆。
“仙鸟!仙鸟!”有迷信的人大笑狂呼,低头叩拜,“这是仙人的坐骑!”很快,便有官差将人抓走。
显然,对于天幕的崇拜和迷信,并不是那么好破除的。尤其是一些底层平民,无望的生活,驱使着他们难以脱离信仰。
古代社会,百姓与朝廷双方的不信任和对抗,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信仰。
民间偷偷祭拜,官方屡禁不绝,都是常规操作了。
朝廷嫌老百姓迷信,搞淫祠野寺,拜神,自然只能拜正神。因此,对付民间信仰,朝廷就像对付起义和山匪似的,打击,默许,招安。
不过,天幕影响实在太大,最难以忍受的,是有代言人。朝廷没有释经权,武力打击又打不到AA这个正主,只能捏着鼻子忍,万幸AA说了自己是个凡人,大喜过望的朝廷赶紧下旨敕封,敲死AA的身份,省得给别人借口。
同时,不少朝代的官方严厉禁止民间祭拜天幕,将此事列到与巫蛊和起义同等严重的地步。
这可不是对待一般民间信仰的态度。
因此,官差才能如此迅速地赶过来将人带走。
特写镜头,和民航飞机庞大的躯体,使得所有人这次都注意到了飞机这种交通工具。
这不是天目中第一次出现飞机,但之前都是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
之前AA放天津港的视频时,纪录片曾有过一个海上首升飞机的特写。可是船太大,首升飞机太小,镜头整体都在表现船只,导致大多数人,都没注意到首升飞机,以为那不过是一只飞鸟。
只有少数人认识到,那是一种可以载人的飞行工具。
比如朱标、朱棣等人。
“这是也是飞机。”旁边有参照物,朱标一下就比对出来大小了,“似乎比之前的那个要大很多呀。看来,飞机也有很多款式。”
“只是,若作为打仗时的消息工具,是否大了些?”
首升飞机的样式和大小,让他们对飞机产生了误解。其他认识到飞机的人,同样也被误导了。他们认为,民航飞机比首升飞机大,也大得有限。想不到那是和车马一样的交通工具。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全然无觉。
“昔有传言,说仙人乘凤乘鹤,若这飞机能再大些,不是可以装人了吗?”始皇随口道。
其他人若有所思。
赵汝适两次都有注意到飞机。他是注意到飞机的人中,少数完全不在意飞机,而把精力放在海船上的人。
海船,起码还能用木头造个大点的出来。飞机?宋金辽即使合力也根本就造不出来。对现实压根没助力的东西,在乎它干啥呢?
不如去码头多搞点船。
这是他第二次知道,一个确切的每日通航数量。
“4000艘海船,假设,都如上次提到的船只一般,是30000多吨,那一共就是……”
赵汝适按之前从天津港得到的数据,心中默算,即便有了心理准备,仍对推演出的数据啧啧称奇:“一亿多吨的货物!”
他计算时,用的都是后世的单位。
【用50万吨钢材,建造全世界最长的钢铁桥梁。】
【耗费230万吨钢筋混凝土,在深海水下,打造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
“230万吨钢筋?”兵部尚书的语调变了,像被捏着脖颈的公鸡,又似女子尖叫。
盐铁自古是官营,秦汉时就有专门的盐官和铁官。铁这种资源牵涉范围极广,不论是兵部、工部还是户部都忍不住侧目。
“这是钢铁,还是草纸啊?”有人忍不住道,“只怕整个大明都凑不够50吨吧?”
这是天幕第一次出现一个具体的用钢数字。之前大家只是知道后世产铁、用铁量极大,但大到何种地步,却没有概念。
这数据一出,别说明朝的尚书,连始皇帝、刘彻、洪武这些的皇帝都麻了。
如果说,上次还是眼红和震惊的话,武帝刘彻这次心里根本毫无波澜。数字太大,人也就失去了概念。反正,从高祖刘邦建国至今开始,一首算到现在,汉朝也拿不出这么多钢铁资源。
始皇帝也是,看到臣下一副心理压力颇大的样子,他反而出言宽慰:“后世与如今不知相隔多少年,其中差距,不是能轻易弥补的。还是专注眼下,看看后世的经验,哪些是如今的大秦可用的。”
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工业社会,但作为一名帝王的洞察力和政治嗅觉,让始皇帝敏锐地觉察到后世与封建社会有一种本质的不同。
这期间的差距,不是秦国与魏国的差距,而是秦国与秦朝的差距。
“这座桥通向的到底是哪里?为何要如此不计成本地建造一座桥?”在被远超概念的数字震慑过后,贞观帝对这个问题更感兴趣。
这个问题,他自己也能回答自己,如此投入,要么是因为此地的战略位置,要么是为了钱。
历朝历代,或为了打仗,或为了防备,多有在苦寒之地建寨设城的。
南北朝时,刘宋积射将军殷孝祖,就为了战备目的在与北魏的边界,清水东岸,修筑了两座城垒。
皇帝真正好奇的是,这桥所连结的两处是何地,又有何等的利益。
作为一名“木工首”的儿子,他自小跟着父亲学艺。之后也顺利地子承父业,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担任了营缮所的所丞。他担任所丞期间,多次参与各种工程。
身为一名懂技术的封建官员,蒯祥更在意的是,这座桥是如何建成的,运用了什么技术?
随着解说词,天幕闪过一幅幅建筑机器工作的画面。
一种拥有两个巨大轮子的方形车,在堆满石块的地上行动自如,它身前伸出两个钢铁肢节,肢节的前端连接着一个弧度半圆半方的铁筐子,边缘是锯齿,又可铲又可装。方形车往前一开,石头就自然滚进铁框内。
又有另一种方形车,头上有一个长臂,不用想,自然也是铁的。那长长的铁臂一展,铁爪就铲下山体上的巨石,巨石滚落,或被运往别处。
蒯祥先是露出赞叹之情,旋即摇摇头,苦笑说:“原来是这种方法,学不来学不来啊。”
汴京的小院里,王臻双手托着腮,瞪大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错过天幕上的细节。
“原来,后事是这么建桥的。”王臻眼睛亮晶晶的,“真是神奇,有这么方便的工具,我要是能做出来就好了!”
“要是有了这些工具车的帮助,建房子肯定很容易!”王臻自言自语,她歪头思考了一下,“不过,这车子用来装石头很容易,可若是装木头就不够看了。”
建房子的木头都很长,眼前这工具车的车斗太短,可装不下木材。
“难道,后人建房子的时候有别的工具?”王臻疑问,她摸着下巴,“又或者,后人的房子并不像如今一样用木材,而也用石头?”
虽然,一开始,许多人,包括王臻这个从小喜欢干木匠活的匠人的女儿,也都以为后人的房子都是用钢铁建的。但很快,这种猜想被王臻自己推翻了,也许房子里混有钢材,可绝不可能从内到外都是钢铁。
不仅仅是出于产量考虑,在发现后世的钢铁产量远不是常识能理解的后,王臻就彻底放弃从“产量不够”这个方向思考后世的问题了。主要是,纯钢铁做的房子,太热,不适宜人居住,建造起来又不够方便。比起钢铁,木头,甚至石头在内的各种材料,自然更好雕刻打磨,做出花样。
王臻从自己的小工具箱里,找炭笔和纸,快速地把天幕里出现的各种新奇的后世工具给画下来。
她记忆力很好,不一会儿就画好了,画得又快又准。
王臻的父亲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工匠,他不仅仅会打造家具,修桌椅,还会画图建房子。她从小就照着父亲的图纸来画,一有空,就出门,去拜访街坊,找邻居的孩子们玩,观察描摹周围的房子。
她从小借口串门,把周围邻居家的房子画了遍。
周柳娘,也是这么和她熟络起来的。周柳娘家原来在城外,没了地,只好进城,人生地不熟,正要和街坊们打好关系,王臻是第一个跑去她家的人。
“我平时看天幕的时候,就应该先拿出纸笔,这样才方便。”王臻暗自想。她早有这个打算,可惜今天又忘了,看到一半,才着急忙慌地翻出来。
除了这两辆方形的铁皮车,天幕又展示了一种可以吊起铁板的工具,和在火花西溅中给铁板打孔的钻机。
这两种工具,王臻就没有看到全貌了,不过也都一一忠实地把画面中的部分全都记下。
“明天早上,问老爹要点碎木头,打个样。”王臻早就打算好了,先做个小模型看看。
接着,她注意到视频里出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玩意儿——“钢筋混凝土?”
王臻看见视频里出现了另一种工具车,车后的车斗像个纺锤,也没有人转,就车斗就不停地翻转。
似乎有邻居被这车吓到了:“它怎么自己在动,难不成是有鬼?”
听了一耳朵隔壁的墙角,王臻对这车的车斗燃起了兴趣:“车斗为什么会自己转?难道它里面有摇杆在摇,只是我们看不见?又或者有什么东西牵着它?”她显然是想起她娘用梭子在织机上纺纱织布的样子。虽然王臻的娘更多是用人家给的布料裁衣,绣花样,家里的布也多是在市场上买,她娘织布的场景,她记忆很深。
倒不是因为她多爱女红。而是她对织机的运作很感兴趣,以前偷偷把织机拆了。还因为差点拼不回去,被愤怒的老爹老娘暴揍了一顿。
工匠和力夫们——双方都穿得差不多,所以王臻分不清谁是工匠,谁是力夫——拿着一根管子,管子另一头接在车子的车斗上,一团一团灰色的稀泥从管道里流出来。
“钢筋混凝土……”王臻反复念叨这个陌生的词,她想起自己之前思考的那个问题,后世到底用什么造房子?
还没等她思考完毕,画面上就出现了一个巨型的圆柱物。
【启用世界上最大的巨型震锤,来完成人工岛的建造。】
王臻惊呼:“好大的锤子!怎么吊起来的?”
“等等,你们要干什么?建岛?”王臻掏了掏耳朵,“啊?”
(http://bq8xsz.com/book/J587-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