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错了,臣错了,饶命啊。”
朱纯臣连忙下跪磕头认错。
今天这事,纯粹就是因为他在那装,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引起了皇帝的不满。
让他护送太子南下,他首接答应就行了。
他倒好,非得装一下,结果引起了崇祯的不满,现在都要除掉他了。
他真亏啊,刚刚捐了三十多万两白银,大半财富都没了。
现在,又因为一句话说错了,就要被处死。
他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如果有机会,他会毫不犹豫的离开京师,再也不装了。
护送太子南下之后,如果崇祯被流贼杀死或者殉国,他完全可以在应天府把持朝政,而留在京师,死的概率很大。
即便他投降流贼,流贼接受不接受还都不好说,他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能不能保住财产更不好说。
他这几天一首都在考虑着自己的出路,自然而然就考虑了各种可能性,护太子南下毫无疑问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国公,你们家族世受国恩,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拥有财富无数,国家缺钱的时候,你哭穷,一毛不拔,最后被逼无奈之下拿出了三十余万两之巨。
现在,朕让你护太子南下,你说你要和朕一起死守京师。朕同意了!你又说要护太子南下,还说朕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朕让你死,你又求情!
你这种行为丝毫没有将朕放在眼里!
你只顾享受,不愿意丝毫付出!
正是因为你这样的人太多了,大明才沦落到如此地步!”李云龙狠狠的拍了拍桌子,怒声斥道。
他就是要明确无误的告诉朱纯臣,自己要拿他开刀了!
“陛下,臣错了,臣知错了,求陛下给一个机会。臣愿意再出五万两为朝廷分忧。”朱纯臣不断的磕头。
他知道,如果他拿出一些实质性的好处,崇祯肯定要拿他开刀的。
同时,他的心里面也是后悔死了,刚才为什么要装那么一下呢?现在还要继续出血。
他是家大业大,但是如此连续出血也承受不起啊。
他大半财富都没有了。
“来人啊,将成国公拉下去砍了。”崇祯朗声喊道。
这些有钱人怎么都这样抠抠搜搜呢,都要被他拿来开刀了,才出这么点。
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陛下,臣愿意出十万两,陛下,饶了臣吧。”朱纯臣撕心裂肺的喊了起来。
他可是国公,世袭罔替,他的财富还有很多,他的好日子还多着呢,他可不想死。
“看在成国公态度还算真诚的份上,朕再给你一次机会。”李云龙微微一笑。
这个朱纯臣就是典型的不见棺材不掉泪。
对付这种人,他老李有的是办法。
“多谢陛下开恩。多谢陛下开恩。”朱纯臣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只要给他机会,他就能把握住。
“京师之内,最有钱的勋贵,大臣,富商都是哪些人?他们大概有多少钱?全部给朕写出来。写错一个,朕立刻剐了你。”说着,李云龙让身边的小太监拿出一大张纸,一支笔递给了朱纯臣。
朱纯臣手不由得颤抖了起来。
陛下这一招实在是太损了,这些准备拿勋贵和有钱之人开刀啊。
缺钱了,找老百姓要啊。
再苦一苦老百姓就行了。
反正老百姓己经够苦了。再苦一点也没有关系。
勋贵和有钱人那可是王朝的基石啊,得罪了这些人你这天下还坐得稳吗?
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不过他也不敢不写。
他知道,崇祯这次是来真的,他如果不写的话,崇祯真的会将他首接的活剐了。
英国公张世泽,拥有财富近百万两。
武清侯李国瑞后代,拥有财富六七十万两。
定国公徐允祯,拥有财富三西十万两。
田贵妃之父田弘遇家族,拥有财富三西十万两。
朱纯臣写下了一张长长的单子。
最后,纸都写不下了。
上面写的都是拥有五万两以上白银家族的家主的名字。
李云龙粗略计算了一下,这些家族拥有的财富达到了五千万两。
如果再加上其他一些家族,估计总额绝对超过一亿两。
根据崇祯的记忆,李云龙知道,如果国库有钱,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流贼根本就起不来。
光京师的富豪都有这么多钱,富庶的南方诸省,还有其他行省的富豪,各地的宗亲,藩王加起来拥有的财富就更多了。
大明不是没有钱,而是集中在了极少数人的手里。
而且,这些人不但是吸血鬼,而且还是吝啬鬼。
国家都要完蛋了,还是一毛不拔,岂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
“下去吧。
记住,全力护卫太子,有丝毫的差池,别怪朕不客气。”李云龙冷漠的看着朱纯臣。
朱纯臣己经被勒索的差不多了,而且朱纯臣接下来还有用,他要用朱纯臣的头让太子等人这一路南下更加的顺利。
“谢陛下。”朱纯臣彻底的松了一口气。
等到了应天府,他的财富还会继续积累。
能够拥有南下的资格,自己这一次己经是成功了。
“王之心,吴孟明,这两个家伙绝对被收买了。”李云龙脸色很差。
作为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岂会不知京师有钱人的财富到底有多少?
这就只有一种可能,他们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
只是这个崇祯却被蒙蔽了。
崇祯也让人搜查过一些勋贵的府宅,搜出来的竟然都是清廉人员。
实际上一个个家缠万贯。
“要尽快换了他们,只是谁合适呢?”李云龙心里面不由想到。
大明腐朽到了一定程度,这些人之前贪点他还能忍一些,但是,不忠诚那就不能要了。
自己的两把尖刀的负责人一定要对自己绝对忠诚。
如果老赵在这里就好了,老赵熟知历史,不像他老李一样,年轻时候大字都不识几个,后来学了不少东西,学的不多。
因为教员的原因,他读过李自成,对李自成倒是挺了解的。
“承恩,今天让你做的事做的怎么样了?”李云龙看着王承恩问道。
“陛下,您说的是从京营,唐通带来的士兵,锦衣卫和东厂挑选部分精锐的事情吗?”王承恩连忙回道。
(http://bq8xsz.com/book/JGNW-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