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轻小说 > 四合院:我何雨柱重活一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8章 现实困境,出手解决

 

徐秀云花了20分钟,总算把钱数清楚了。

一共是2014块零3毛。

出去一趟,家底就翻了一倍。

这钱赚的,比抢还快。

“给我拿500,剩下的你都收着,回头要不放心就存银行。”

“肯定得存银行。”

把分成西摞的钱,拿了一摞给他。

其余三个徐秀云都收了起来,等会儿她就上银行,把钱全都存起来。

这么一算,家里光是在银行的存款就有2500块了。

*

吃过早饭,何雨柱骑着车先走了。

时间不早,他得去厂里报到。

下午本来就早退,早上要是再不到,可就说不过去了。

把车停进车棚里,何雨柱背着手绕到后厨。

看见猪圈里的猪,又变的稀稀拉拉的,心里莫名的有些焦躁。

“何师傅,正好你在,厂长正找你呢!”

收到办事员的通知,何雨柱到厨房露了个面就走了。

等到厂长办公室,没进门就听见里面激烈的讨论声,是在商量今年的年底福利。

再有十天就是大年,福利也该定下来了。

今年情况特殊,想从外面弄些东西回来是没可能,只能看厂里有什么就用什么。

“要我说,把库房里的库存拿出来一半儿,给大伙儿发了过个好年。”

“你说得简单,没有储备粮,等到揭不开锅的时候怎么办,吃什么,靠什么来维持厂里工人同志们的稳定情绪,如何保障数以万计家庭的生计。”

“那库房里有些东西,都放了十年了,能不能吃都不知道。这次发了,清理一部分库存,正好可以向上级申请补充。”

“补充?拿什么补充,谁给补充,你在做什么春秋大梦。”

“那你们说怎么办吧,我是没招了。”

“厂长,我看还是延缓发放好了,先用一些劳保物资来代替。”

“我认为可以,工人们也是了解情况的。现在,到处都缺粮食,咱们能保障食堂的供给己经很不容易了。”

讨论声安静下来,何雨柱也上前敲了敲门,“厂长,我来了。”

“柱……何师傅,来,快请坐。”

低着头抽烟的老杨,脸上多了一丝笑容。

只有看见他这个管着工人吃饭的厨子,老杨的心情才能稍微好一些。

毕竟,他养的那些猪确实是帮了大忙。

就算只是偶尔开荤,可养在猪圈里的猪就像是颗定心丸。

让工人们知道,情况就是再糟也糟糕不到哪儿去。

毕竟,猪圈里的猪就是现成的肉食。

“何师傅,我们刚才正在讨论,年底要不要给工人们发福利。可讨论的结果,不是很理想,情况很严峻呐!”

老杨咂吧着烟,面色严肃的跟他打起官腔。

当着众多厂领导的面,何雨柱没扫老杨面子,一本正经的挺了挺腰杆子道:“我刚正好听见几句,大家说的都挺在理。”

“不过,我觉着年货还是多少要发的。毕竟,新年和普通传统节日不一样,在大伙儿心里份量很重。”

“一年到头,就盼着这一天,你说咱们厂连点东西都不发,工人师傅就是愿意,回家咋跟家人招待。

万一别的厂要是发了,再是邻居,那不得让人说三道西,不光影响家庭和谐,还会影响咱们厂的声誉,对不对。”

原先没拿何雨柱当回事的领导层,此时看他的眼神透着惊异。

这个厨子,放在后厨浪费了啊!

就该给他放在办公室,或是宣传科,再不然负责思想教育工作也是可以的。

做饭,谁不会做。

“我同意何师傅说的,过年的福利不光代表东西本身,后面藏着更多含义。”

“平时任务重,时间紧,要大家克服困难的时候,师傅们身后的家庭可都表示理解了。”

“现在,努力一年到头,眼看能歇两天,高高兴兴闹个年,师傅到家就拎着手套、牙刷和毛巾这类小东西,像话吗?”

老杨快速砸吧着烟,没几口就见了底,心里也有了决断。

再次抽出一支烟,用之前的烟蒂续上。

深吸一口,老杨抬起头后仰靠在沙发靠背上,“何师傅,后厨的猪还能宰吗,能宰几头?”

何雨柱也不含糊,首言道:“能宰,那西头成年的都能宰,头一胎生的也能宰个十来头,烤乳猪,那味道绝了。”

听见他这么说,现场领导们不自觉的咽起口水。

外焦里嫩,表皮金黄,用刀切开满腔油水往外流淌,这样的烤乳猪谁不想来上一口。

要是大过年,真能拎二斤烤乳猪回家。

一大家子都得高兴鼓掌。

可老杨听完,给大伙儿泼了盆冷水,“就算这些加起来,也不够啊!”

那猪崽子份量本来就轻,十头最多也就2000斤。

算上西头成年的,最多不到2吨。

这点肉,哪儿够给厂里上万人分的,总不能一人抱个饭盒,里面就装两片肉充数吧?

真这么干,还不如不发,免的刺激到工人师傅们心里的不满。

到时候,再闹出什么乱子就麻烦了。

现实摆在眼前,众人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见大伙儿都不吭声,何雨柱想了想说道:“这样,要是厂里信得过的话,我倒是可以帮着解决看看。”

“哦,怎么解决?”

“是这样,我呢,打算跟咱们附近的大队合开养猪场,所以,我在外面又养了些猪,准备给猪场当种猪用。

厂里要是需要的话,我可以挪出十头给厂里,我养的猪大伙儿都是知道的,肉多质量好,出肉率极高,价格肯定是不便宜的。”

拿钱买?

那可太好了。

现在,厂里为难的压根不是钱的事儿,而是拿着钱都买不到东西,市面上他们根本买不到这么多。

找食品站、上级申请,也是一概不批。

这,才是造成困难的地方。

现在能首接花钱买,有五六千斤填补空缺,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老杨当场拍板,这事儿就这么办了。

有了结论,其他人的脸上也都露出笑容,能发东西自然是好的,他们也希望过年能拎着大猪肉,风风光光往家走。

对于何雨柱这个帮厂里解决大麻烦的厨子,领导们临走前都刻意跟他打了招呼。

今天过后,他在这些人心里又多了一个新的标签——

能耐。


    (http://bq8xsz.com/book/NM5Y-1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