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犯罪而被处罚的护羌校尉田晏,也向刘宏请求任命自己为将,讨伐鲜卑赎罪。
刘宏看着这些奏折,想着此次讨伐鲜卑,不仅能削弱鲜卑的势力,还能破坏曹嵩与鲜卑之间的合作,于是便笑着答应了这件事。
同年八月,刘宏派夏育率军出高柳郡、田晏率军出云中郡、臧旻率南匈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出雁门郡,各自率领一万多骑兵出击塞外两千多里。
檀石槐命令下属部落各自率众迎击,夏育等人被打得大败。
他们丢弃自己的符节、印信,以及辎重,只带着数十人仓皇逃回。边郡太守得知消息后将他们用囚车送回雒阳,最终交了赎罪钱才免于惩罚,但还是被废为庶人。
雒阳城的曹宅内,梦得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无语地摇了摇头。
谁说汉末军队能一汉当五胡来着?
只是刘宏的这番出兵也是相当让人感到智熄啊。六月份刚定好计划,八月份就出兵,粮草、辎重、动员、情报等各方面准备都没做好,而且也丝毫不考虑八月份作为深秋时节,正是马匹膘肥体壮,游牧民战斗力最强的时候。
你好歹等到来年春季再出兵啊!
那时候的鲜卑各部刚经历完冬季,正是虚弱的时候,而且经过半年的准备后,各方面的预备工作也能做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军不说能够得胜而归,至少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全军覆没吧?
梦得看向下方坐着的贾诩问道:“文和,檀石槐那边的情况如何?生意还能继续做下去吗?”
“檀石槐回复说可以。”
贾诩拱手回答。
“真不愧是枭雄啊。”
梦得忍不住摇头叹息一声。
假如檀石槐因为这一战对曹氏向他们买马的目的产生怀疑,断绝生意往来,梦得虽然会生气刘宏那个家伙破坏了自己的计划,但也不会多说什么,反而会很高兴。因为这证明了檀石槐本质上也就是一个意气用事的莽夫罢了。可檀石槐如今这种一码归一码,能在结束与汉室的战斗后立即又与曹家做生意,却更让梦得忌惮不已。
因为这证明了檀石槐是一个能够冷静判断局势,分辨利害得失的枭雄。
鲜卑在这样一个枭雄的带领下,必然会蒸蒸日上,对汉室的威胁一日超过一日。假如梦得不是后世人,知道檀石槐这个家伙没几年活头了,那她肯定不会选择继续和檀石槐做生意,而是会赶忙与檀石槐切割跑路。
毕竟檀石槐对汉室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她可不想自己阴差阳错地成为明末的那些晋商,帮助鲜卑南下中原,最后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只不过嘛……檀石槐在历史上是公元一八一年死的,此时此刻也就只剩三年的活头了。因此梦得在感叹完之后,立即轻松地对贾诩道。
“既然檀石槐说可以,那么我们与鲜卑之间的生意,就继续做下去吧。”
“是。”
贾诩向梦得躬身回答。
然而下一刻,同样在房间里的程昱,却对继续与鲜卑做生意这件事情表示反对。
“小姐,朝廷大军前脚刚失败,我们后脚就继续与鲜卑做生意,是不是有些太显眼了?如果存在有心之人借题发挥,暗讽司空是鲜卑间谍,把此次战败的责任扣在司空的头上,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这……仲德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啊。”
梦得摸着下巴说。
她旋即又转头看向贾诩问道:“文和,你认为仲德的想法如何?”
“不错,确实会有仲德先生所说的这种事情发生。”说着,贾诩向梦得拱了拱手道,“只不过,我这里有一个方法,能让相关流言消弭于无形之中。”
“什么?”
梦得好奇地问道。
“商队接下来去檀石槐那里时,除了做生意外,还能和檀石槐谈判,想办法将大军战败后的俘虏要回来。只要那些俘虏一回家,那么朝野内外,必然没有一个人敢再多说什么。”
“不错……那就这么办吧!”
梦得赞许地点了点头,同意了贾诩的方略。
毕竟三万大军,除了底层士兵之外,可是还有许多中高层将领的。
曹家一旦能将他们赎回来,那他们不说对曹家感恩戴德,起码也不可能再说曹家的坏话。
有这样一群人在,假如还有人质疑曹氏与鲜卑做生意,那么在曹嵩动嘴反驳之前,这些中高层将领以及他们的家属,就会先代替曹嵩骂死对面。
什么叫不应该做生意?
你的意思是,我们就应该扔草原里,不回来了?
只是这么做的唯一缺点,大概就是刘宏那家伙对曹嵩的忌惮,会更深一些了。
毕竟这种做法,无异于直接将手伸入军队中。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曹嵩如今司空的职位也干不了太久了,倒不如跑路之前疯狂一次。
曹嵩在朝廷内的人设是忠厚长者,换句话来说就是人傻钱多,还是个好人,与各方势力的关系都还算不错。刘宏撤职归撤职,他终归是不敢直接干掉曹嵩的。
后者那种做法,对人心的伤害还是太大了。
而且也有可能激起军队与群臣叛乱。
对于十年前,陈蕃直接带兵,诛杀宦官掌握权力的做法,刘宏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他虽然仇视曹嵩正在向陈蕃的方向进化,但也害怕曹嵩被逼急后学习陈蕃十年前的做法,纠集北军将士们清君侧,因此不敢鱼死网破。
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熹平七年三月。
这一天,雒阳城天上出现日食,太阳被一团漆黑色的影子覆盖。
第八十四章:日食风波
在看到天空中出现日食的那一刻,曹嵩顿时感觉天塌了。
在汉朝,每有灾异出现,便必然要献祭一个三公。
这因为汉朝是一个十分封建迷信的朝代,从源头刘邦开始就崇尚迷信。刘邦曾在临死的时候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意思是他作为一个平民能得到天下,是因为老天爷的眷顾,现在他要死了,也是老天爷要他死,医生又怎么可能救得回来?
而在高祖刘邦之后,即便是封建皇帝的楷模汉文帝刘恒,也曾向贾谊询问过鬼神之事,在后世留下了一个“不问苍生问鬼神”的黑历史。
至于武帝刘彻,那更是一位重量级。
采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掀起巫蛊之祸、封禅泰山、寻求长生……可以说,所有和封建迷信相关的事情,刘彻这个家伙都做了。
也正是因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被刘彻采纳成为了汉室官方学说,所以在刘彻之后,汉朝的封建迷信愈演愈烈。
所谓天人感应,就是认为天意与人事能交感相应,即一个人如果做了好事,那么上天会赐下祥瑞,一个人如果做了坏事,上天则会赐下惩罚。至于皇帝,假如一位皇帝是好皇帝,那么在他的统治下国家一定会风调雨顺,如果是坏
(http://bq8xsz.com/book/P13Z-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