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轻小说 > 四合院:这一世,我不再是傻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9章 又登新闻头条!

 

“老宋啊,你这不是为难我吗?”

“这技术是我们厂里上百号人,熬了无数个通宵才搞出来的,是我们的命根子。”

“厂里有规定,这可是最高机密,不能外传啊。”

杨厂长开口说道。

宋厂长听后心里有些不快。

他眼珠一转,目光投向了远处的食堂方向。

“行,技术是你的命根子,我不动。”

“但是,你厂里的人才,我可得挖一挖了。”

杨厂长一愣。

“老宋,你这话什么意思?”

宋厂长嘿嘿一笑。

“我可听说了。”

“你们厂那个叫何雨柱的厨子,手艺堪称一绝。”

“技术我挖不走,我就把你的厨师挖走。”

“让你天天吃食堂大锅菜,看你馋不馋!”

听到这话,杨厂长心里盘算着。

李怀德似乎有意把何雨柱培养成自己的心腹。

要是能借着老宋的手,把何雨柱调离……

那岂不是等于斩了李怀德的一条臂膀?

想到这里,杨厂长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他故作惋惜地叹了口气。

“哎呀,老宋,你这可是要挖我的心头肉啊!”

“何师傅可是我们厂的宝贝。”

“领导们也都点名要吃他做的菜。”

话虽是这么说,可他脸上的表情,却带着掩饰不住的窃喜。

宋厂长是何等精明的人。

他一看杨厂长这副模样,立刻就起了疑心。

“不对啊,老杨。”

“我挖你的人,你怎么好像还挺高兴?”

宋厂长眯着眼睛,审视着杨厂长。

“你小子,该不会是想把这何雨柱安插到我厂里,给我当眼线吧?”

“我告诉你,我可不傻,你这套对我没用!”

宋厂长撇了撇嘴,继续说道。

“你个老狐狸,想算计我,还嫩了点!”

说完,他不再理会杨厂长,转身走开了。

杨厂长心里暗骂一句。

“这老宋,真是越来越精了。”

参观活动结束后。

杨厂长、孙书记和李副厂长立刻凑到一起,开了个短会。

“今天好几个兄弟厂的领导都来探口风了。”

杨厂长神色严肃。

“都是冲着咱们的机床技术来的。”

孙书记点点头。

“我的意见是,不能给。”

“这是我们厂的核心竞争力,是未来几年我们领先于其他厂的根本。”

李副厂长这次也难得地和杨厂长站在了同一阵线。

“我同意孙书记的意见。”

“技术绝不能外泄。”

“不管谁来劝说,谁来施压,我们都得咬死了不松口。”

三位领导很快达成了共识。

无论如何,也要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

就在这时,大领导的秘书走了过来。

“杨厂长,领导对你们的机床非常满意,准备在厂里用个便饭。”

听到这话,杨厂长等人精神一振。

大领导要留下吃饭,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一行人簇拥着大领导,浩浩荡荡地走向食堂。

路上,其他市里和兄弟单位的领导们也纷纷附和。

“我早就听说红星轧钢厂有一位厨艺高超的何师傅。”

“今天,我可是要好好品尝一下他的手艺啊。”

“是啊,何师傅的大名我也是如雷贯耳!”

“今天总算有机会一饱口福了!”

李副厂长走在前面,开口介绍道。

“领导,今天的午宴是我特意让何师傅准备了一桌京派川菜。”

“保证让您吃得满意。”

众人来到食堂的雅间。

五张大圆桌早己布置妥当。

随着领导们落座,刘岚和小齐端着托盘,开始有条不紊地上菜。

第一道菜是开水白菜。

汤色清澈见底,几片白菜心如翡翠般漂浮其中,看似简单,却暗藏乾坤。

紧接着,麻婆豆腐、宫保鸡丁、夫妻肺片……

一道道菜肴被端上桌。

浓郁的香气弥漫了整个房间,勾得人食指大动。

“香!”

“太香了!”

“光是闻着这个味道,就让人受不了了!”

领导们纷纷赞不绝口。

大领导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口开水白菜。

汤汁入口,看似清淡,却鲜美醇厚到了极致。

他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脸上露出了陶醉的神情。

接着,他又尝了一口麻婆豆腐。

“好!”

“好啊!”

大领导目光中满是赞许。

他放下筷子,拿起酒杯。

“来,同志们,今天我们有两大喜事。”

“一喜我们的国产机床研发成功。”

“二喜我们能吃到如此美味的佳肴。”

“大家都动筷子吧,不要客气!”

随着大领导一声令下,众人纷纷拿起筷子,开始享用这顿丰盛的午宴。

“领导,您要是喜欢吃何师傅做的菜,以后就常来我们厂嘛!”

“我让何师傅给您开小灶。”

“保证您天天都能吃上!”

李副厂长热情地发出了邀请。

大领导闻言,笑着摆了摆手。

“心意我领了,可我哪能天天下基层呢。”

他放下筷子,话锋一转,看向众人,意有所指地说道。

“说起来,何师傅以前也常去我家里帮忙做饭。”

“只是后来他忙,我也忙,就好一阵子没尝到他的手艺了。”

“今天一吃,才发现他的厨艺,比当初又精进了太多。

“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这话一出,满座皆惊。

尤其是杨厂长和孙书记,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杨厂长心里瞬间活泛开了。

这何雨柱,不光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还是一条能通到大领导那儿的重要人脉啊!

这么重要的关系,可得维护好了。

桌上的菜肴被一扫而空。

连盘子里的汤汁都被刮得干干净净。

这无疑是对厨师最高的褒奖。

送走了依依不舍的各位领导,轧钢厂再次恢复了平静。

第二天一早。

《朝闻报》的头版头条,再次引爆了整个京城工业界。

“国之重器,再传捷报!”

“我国首台高精度机床于红星轧钢厂诞生!”

巨大的标题下面,是一张同样巨大的照片。

照片上,杨厂长、孙书记、李副厂长等一众领导,簇拥着那台崭新的机床。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无法掩饰的骄傲。

红星轧钢厂的工人们走路都带风,脸上写满了与有荣焉的自豪。

时至深秋,天气一天比一天凉。

何雨柱站在食堂后厨的空地前,眉头微蹙。

他心里盘算着,再过一阵子,就只剩下土豆,白菜,大萝卜这老三样了。

厂里上万的工人,干的都是重体力活。

一个冬天都吃不上几口新鲜的绿叶菜,这怎么行。


    (http://bq8xsz.com/book/P6LF-1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