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七年,察罕努拉河畔一改往日的宁静,热闹非凡。明成祖朱棣亲自下令,在此设立了 “机械市集”。这一举措,看似只是一次简单的贸易集会,实则暗藏着朱棣深远的谋略。他深知,要想长久地维持北疆的和平,单纯依靠武力镇压绝非良策,必须另辟蹊径。而展示墨家机关术的先进性,促进与草原各部的和平交流,便是他心中的破局之法。
当第一缕晨光洒在市集上时,人们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从中原运来的机械装置整齐地排列着,犹如一支等待检阅的军队。从最简单的纺车到复杂无比的连珠弩车,应有尽有,每一件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纺车轻轻转动,发出悦耳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中原的繁华与富庶;连珠弩车则散发着一种威严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墨家机关术在战争中的巨大威力。
朱棣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在一众大臣的簇拥下,缓缓走进市集。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墨渊,这位墨家的杰出传人,紧随其后。朱棣望着熙熙攘攘的市集,感慨万千,对墨渊说道:“此市集不仅是交易之地,更是和平的象征。墨家的机关术,当为草原带来新的希望。”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市集上空回荡。
市集上,热闹非凡,人声鼎沸。明军工匠们个个精神抖擞,热情地展示着墨家的发明。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中原文明的伟大。
瓦剌商人的目光被一辆蓝晶蒸汽车吸引住了。这辆汽车造型独特,车身闪耀着蓝色的光芒,仿佛是从神话中驶出的神器。蓝晶蒸汽车缓缓启动,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车轮滚滚向前,扬起一阵尘土。瓦剌商人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惊叹和好奇。他们围着汽车,不停地询问着工匠关于汽车的性能和原理。工匠们耐心地解答着他们的问题,一边讲解,一边展示着汽车的各种功能。瓦剌商人听得如痴如醉,心中对这辆神奇的汽车充满了渴望。
而蒙古牧民们则对机械水车情有独钟。在草原上,水源是生命的源泉,但取水一首是个难题。机械水车的出现,无疑为他们带来了福音。水车在水流的推动下,缓缓转动,将水从河中汲起,灌溉着周围的土地。清澈的水流顺着水渠流淌,滋润着干涸的大地,草原上的青草在水的滋润下,变得更加翠绿。牧民们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纷纷围在水车旁,仔细地观察着水车的构造,心中盘算着如何将这种神奇的装置带回自己的部落。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传音筒的演示了。明军工匠站在市集的中央,手中拿着两个传音筒。他对着一个传音筒轻声说了几句话,然后将另一个传音筒递给了一位草原首领。首领将传音筒放在耳边,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听到了工匠刚才说的话,声音清晰而响亮,仿佛工匠就在他的身边一样。草原各部的首领们纷纷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神奇的装置。他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
“此等机关,若能为我部所有,” 瓦剌长老马哈木望着传音筒,眼中满是憧憬,“草原将不再有隔阂。”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和平与交流的渴望。
墨渊深知,交通的便利对于草原的发展至关重要。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公开铁路轨道图纸。这一决定,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在草原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图纸被摆放在市集的显眼位置,周围围满了人。瓦剌铁匠们围在图纸前,眼睛紧紧地盯着图纸,眼神中透露出专注和渴望。他们手中拿着纸笔,不停地记录着图纸上的细节。图纸上详细标注了轨道的结构、材料选择以及组装方式,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明了。铁匠们时而皱眉思考,时而交头接耳,讨论着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墨渊走到马哈木身边,微笑着说道:“此图纸若能为草原各部所用,草原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他的话语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马哈木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深知,这是一个改变草原命运的机会。于是,他立即组织瓦剌的铁匠们开始研究如何制造轨道零件。
在马哈木的带领下,瓦剌铁匠们开始了轨道零件的制造工作。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材料的选择。草原上的资源有限,如何找到一种既适合草原地形又成本低廉的材料,成为了他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经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铁匠们终于找到了一种绝佳的解决方案 —— 用桦木与铁皮结合制造轨道零件。桦木质地轻便,易于加工,而铁皮则坚固耐用,能够承受火车的重量。将两者结合起来,使轨道既适合草原的复杂地形,又降低了成本。
在制造过程中,铁匠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将桦木和铁皮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了一个个坚固耐用的轨道零件。每一个零件都经过了严格的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此乃草原的铁路,” 瓦剌铁匠首领望着新造的轨道零件,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我们将用它连接每一个部落。” 他的话语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随着轨道零件的制造完成,草原上出现了首个机械游牧部落 ——“铁驼部”。这个部落的成员们用自制的轨道零件铺设铁路,将部落与明军要塞连接起来。
铁路的铺设,为铁驼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水车和蓝晶蒸汽车成为了部落的新宠。机械水车源源不断地为部落提供水源,灌溉着农田和牧场;蓝晶蒸汽车则成为了部落的交通工具,它在铁路上飞驰,将部落与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部落里,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富足。孩子们在铁路旁嬉戏玩耍,看着蓝晶蒸汽车呼啸而过,发出阵阵欢呼声;妇女们用纺车纺出了美丽的布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男人们则驾驶着蓝晶蒸汽车,运输着货物和物资,为部落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苏瑶,这位聪明美丽的女子,望着铁驼部的繁荣景象,心中感慨万千。她轻声说道:“此乃真正的和平,机关术不再只是战争的工具,而是生活的助手。”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和平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当夜,察罕努拉河畔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朱棣在市集的篝火晚会上,身着华丽的龙袍,登上了高台。他的目光扫视着台下的人群,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此机械市集,将每年举办一次,让草原与中原的友谊长存。” 朱棣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夜空中回荡。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瓦剌与鞑靼的首领们纷纷起身,向朱棣行礼致敬。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表达着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朱棣的敬意。草原上首次响起了各部共庆的歌声,歌声悠扬动听,飘荡在察罕努拉河畔的夜空中。
墨渊站在人群中,望着星空,轻声说道:“机关术的真正力量,不在于杀伐,而在于连接。” 他的话语,如同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草原与中原的友谊在机械市集的见证下,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http://bq8xsz.com/book/PC1V-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