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的夜色被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一队锦衣卫护送着马车疾驰入宫,车帘掀开,露出苏瑶凝重的面容。她怀中抱着一个紫檀木药箱,上面镌刻着精细的五行纹路。
乾清宫内,朱棣躺在龙榻上,呼吸微弱。十几位太医跪在殿外,额头抵地。苏瑶诊脉时,发现皇帝的脉搏时急时缓,皮肤下隐约有紫线游走。"南洋血鸠..."她轻声道,这是《墨家本草经》中记载的奇毒,产自南洋群岛,中者三日必死。”苏瑶沉声道,”需五种特殊药材才能化解,幸好陛内毒素未深,尚可救治。”。
"立即准备雪莲、百年山参、南海珍珠粉..."苏瑶快速写下药方,却在最后一味药上停住了笔。"还差一味'龙血竭',此物只生长在暹罗的悬崖峭壁上..."
墨渊握紧妻子的手:"我这就派人去取!"
"来不及了。"苏瑶摇头,从发髻上取下一支玉簪。簪头暗藏机关,轻轻旋开,露出三粒朱红色药丸。"这是师父临终前给的保命丹,以百年龙血竭为主药。"她将一粒化入温水,扶起朱棣服下。
殿内烛火摇曳,朱棣的呼吸渐渐平稳。苏瑶又取出银针,在皇帝周身要穴施针。细如发丝的银针上淬着特制药液,每一针落下,都有一缕黑血从伤口渗出。三个时辰后,朱棣终于睁开眼睛。
"陛内余毒未清,还需静养月余。"苏瑶收起银针,"此毒配方特殊,必是精通南洋毒术之人所制。"
朱棣虚弱地点头:"朕己命人彻查...那刺客..."
"用的是墨家机关弩。"墨渊沉声道,"而且是最新改良的'千机引'型号,这种图纸只有..."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殿外,春雨悄然而至,打湿了宫墙上的琉璃瓦。
在苏瑶的精心照料下,朱棣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经过数日的调养,朱棣终于能够下地行走了。他缓缓地从床上坐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迈出脚步,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己经比之前好了很多。
朱棣走到苏瑶面前,紧紧地握住她的手,感激地说道:“苏瑶,若不是你,朕恐怕难逃此劫啊。”他的声音略微有些沙哑,但其中蕴含的感激之情却是真切无比。
苏瑶微笑着回应道:“陛下言重了,微臣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己。”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温暖而柔和。
朱棣看着苏瑶,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他知道,苏瑶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心地善良,对他照顾有加。这样的女子,实在是难得。
朱棣决定要加快造船的进程,早日实现航海计划,以此来报答墨渊和苏瑶的救命之恩。他立刻召见了墨渊,与他商议相关事宜。
墨渊得知朱棣的想法后,也表示会全力以赴。他亲自到造船厂监督工作,与工匠们日夜奋战,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船只的建造。
朱棣此次遇刺事件,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墨家之力的重要性。他意识到,墨家的机关术和医术在国家建设和民生改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潜力。
他希望能够与墨渊、苏瑶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墨渊和苏瑶也被朱棣的决心所感动,他们决定将墨家之术更好地运用到国家和百姓的福祉中去,为大明的航海事业和民生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http://bq8xsz.com/book/PC1V-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