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等着可汗去世,恒促能有回来的机会,没想到又发生叛乱。
在心急如焚的等待中,“太后,额附在叛乱中被杀了,恒促被傅恒带领的军队保护着马上返回大清。”
太后等到了消息,这个消息不好不坏,坏的是额附不在了,好的是恒促回来就可以常伴她身边了。
“傅恒?早就听闻傅恒文武双全,这一次是哀家欠她欠富察家一个人情。”
这么出色的青年大臣没有出自钮祜禄真是可惜。
而长春宫比宁寿宫先得到消息。
“太后老了,也开始格外注重情感了。”
当年恒促小小年纪在先帝召见准葛尔可汗摩格时,打碎了摩格心爱之物九连环,因果就在那一刻开始种下。
待到恒促十西,准葛尔指名道姓求娶恒促。
为了边境安定,一个女子的婚事和数万将士的性命比起来,皇上很容易选择了前者。
而当时的太后没有表露出太过伤心的情绪,当时时局变幻莫测,恒促的出嫁为她赢得了准葛尔的支持。
如今小女远嫁,大女儿就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那过继给果郡王的六阿哥,为了不让弘历心生疑虑,太后再没有召见过他,最近的时候,就是年节上,在宗室那一排看了几眼坐在末尾的儿子。
弘历是会给自己找理由庆祝的,公主出嫁一事完成,他了了一桩事,又让琅嬅大办家宴,载歌载舞好不痛快。
在齐汝诊脉说弘历身子大好后,养心殿内不分白天黑夜的纵乐又开始了。
太后无力去管这些事,皇后乐见其成。
终于在一月后,恒促公主回到京城,太后在宫门亲迎,扶起自己大女儿的那一刻,她的身子摇摇欲坠,因为她看到了恒促隆起来的肚子。
“恒促,你的命为何这么苦?”
太后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恒促肚子里怀的是准葛尔可汗的血脉,她就必须回到准葛尔去。
“额娘,不要为女儿伤心,女儿这一生就是如此。”
恒促早己认命,除了幼时静额娘对她好过,长大后她没有一日过得安稳。
那摩格怀恨在心,不过是想折磨她,这世上多的是比打骂更严重的身心折磨。
可恨他们二人相看两厌,摩格妻妾成群都没有一个儿子,让他的亲弟弟钻了空子。
身首异处前一个时辰才得知恒促怀孕,他心情复杂,说了一句,“恒促,保护好他,这一世是我负你。”
而恒促有了这个孩子后,第一想法是打掉他,这样自己就能长留清廷。
但每每下不了手,这一路上她也认命了,她这一生就是这样了。
宁寿宫内,太后的泪水没有停过,她似乎又回到了第一次失孩子的那个场景,她明明是太后了,为何还是护不住自己的孩子。
恒促走进来,她蹲下来,握着太后的手,那只手布满了皱纹,因着这些日子的操劳,消瘦的厉害,没有一点肉。
“女儿自小没有在额娘的身边,幸得静额娘视女儿为己出,陪着女儿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光。如今妹妹也外嫁,额娘自己保重,女儿不要额娘为我担心,未来的路女儿自己去走。”
听着这番话,太后缓缓抬手去触摸她的脸庞。
她越懂事,太后心里越加心痛。
“恒促,是额娘对不起你,额娘哪怕用尽一切也会护住你。”
恒促怀着孩子,太后让人送她回去卧床静养。
回想自己的一生,她得到的权力越多,失去的人也越多。
爱人、孩子、父母、妹妹。
长春宫,“娘娘,太医院来报,太后的身子很不好了,郁结于心。”素练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告诉琅嬅。
“可怜天下父母心。恒促如何?”
“恒促公主暂居宁寿宫,太医诊脉,说是胎象暂时稳固。”
“今晚去一趟永寿宫,看望太后。”
夜晚的宁寿宫有些凄冷,宫殿也和住在里面的主人息息相关,太后心情不佳,殿里冷冷清清的。
“皇后,你来做什么?”太后没有力气再来维护关系了。
“皇额娘想让恒促留在身边吗?”琅嬅坐在嬷嬷搬来的凳子上。
就这一句,太后用手支撑着自己坐起来,“你有办法?说,你想要什么?”
太后的眼睛首首看向琅嬅。
“儿媳可以让恒促公主留在京城待产,作为公主的联姻对象接到宫中抚养,公主照顾孩子留在宫中。”
琅嬅说出自己的办法。
“可这需要那边承认孩子的王子身份,还需要皇帝同意她们母子俩留在京城。”太后立马想出了其中的关键。
那边承认非常困难,试问一个靠兵变上位的可汗怎么会轻易承认前任可汗的孩子是王子,跟他的孩子抢继承权。
“那就是儿媳的本事了。”琅嬅依然不紧不慢,宛若平日闲聊。
“你想要什么?”琅嬅既然来,说明她有备而来。
“恒促妹妹的胎儿不稳,不如搬去圆明园静养,太后娘娘不如一起搬过去照顾?”
“让哀家想想。”太后明白了,琅嬅让她不要再插手前朝后宫的事情。
等着皇后一走,太后内心己经动摇,跟这些权力比起来,恒促留在身边更让她心动。
更何况她依然是太后,该享的尊位一首会有。
“皇后一心想借这件事把本宫支开,总觉得不是完全掌控后宫这么简单。”她还是察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但做了决定,就不要反悔,恒促在身边,就是她晚年唯一的慰藉。
“去告诉皇后,哀家答应了,事情办妥,哀家会立即带着恒促启程。”
当天夜里,琅嬅给还在前线的傅恒写了一封信,“现在静待回音了。”
一月后,准噶尔部上书愿意与大清永修和好,将恒促公主的孩子留在大清为质。
而弘历那边就很好办了,他正在为准噶尔部的低头而洋洋得。
“皇上,将公主留在宫中大有好处,一来太后小女才嫁给科尔沁部,以表皇上孝心,二来若是以后准噶尔部有所异动,可以派兵攻打时我们手上有可汗继承人,刚好扶持亲近大清的可汗。”
(http://bq8xsz.com/book/PDZ4-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