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我的大明:沧溟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基建的推进

 

随着“联邦-高原铁路”工程正式获批,沧溟都护府联合黑脚族与苏族,在沧溟城(现实中的旧金山港)集结物资,沿着太平洋沿岸向北延伸,再穿越落基山脉东侧,最终抵达苏族与黑脚族的传统领地。

这条铁路不仅是连接太平洋西岸与北美大陆腹地的战略动脉,更是联邦推动部族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

与此同时,配套的《联邦援建公路法案》也在同步推进。在各部族长老的支持下,联邦提供机关术技术支持,由部族出工出力,逐步构建起覆盖草原、山谷和高地的交通网络。

“我们不是来占地的,是要一起把路修通,让大家把日子过好。”——这是郑明远对这项工程的核心定义。

赵铁衣亲自负责高原段铁路的技术支持工作。他提出了一项名为符阵轨道的改良方案,利用一组特制的火系符文嵌入轨道下方,形成恒温能量场,以缓解高原冻土在冬季膨胀、夏季塌陷的问题。

“我们不是要改变高原,而是要学会和它相处。”

在工地现场,穿着工装的少女火灵儿正在指导工人调整符文排列角度,一边对身旁的工人解释道:

“这些符文会吸收地下寒气,在冬天释放微热,防止冻土反复冻融。”

火灵儿是赵铁衣从内兹佩尔斯族招募过来的技术人员。她自小便展现出对火焰极强的掌控天赋,赵铁衣对她倾囊相授,如今她己成为工地与造船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

赵铁衣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轻声说道:“你做得很好,继续这样保持下去。”

火灵儿抬起头来,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师傅,您放心吧,我会确保每一处符文都安装到位。”

这项技术极大提升了铁路的稳定性,并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成为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突破。

然而,就在工程稳步推进之际,部分路段却接连发生塌方事故,甚至有工人被埋。

调查发现,这些事故并非自然原因,而是阿帕奇族叛徒受汉王势力策反后,暗中破坏施工设备、篡改机关符阵所致。

“他们不想让联邦真正进入这里。”

赵铁衣看着断裂的铁轨,语气沉重。

郑明远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派沧溟卫精锐介入调查,并加强工程区域的安全警戒。

随着“联邦-高原铁路”进入关键建设阶段,霍惊雷被正式任命为工地安全协调员,负责协助沧溟卫进行日常巡逻、排查可疑人员,并协助机关师修复受损设备。

他的到来迅速稳定了工地局势。凭借体内那股奇异的雷电感应能力,他能敏锐察觉到机关符阵的异常波动,在一次夜间突袭中甚至提前预警了一场蓄意爆破事件,挽救了数十名工人的性命。

“你不是来修路的,是来保护这条路能修成的。”

——温若兰临行前的这句话,如今成了他每日坚守的理由。

这场看似普通的基建工程,正悄然演变为一场关于信任、主权与未来方向的较量。

在联邦与部族的协议框架下,一支由黑脚族青年组成的施工队,加入了铁路铺设的工作中。

他们在钟小满的指导下,学习使用一种新型工具——铆钉枪。这种装置能自动校准角度,将轨道牢牢固定在岩石或冻土上,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以前我们用石头搭祭坛,现在用机关铺路。”

一位年轻的黑脚族工匠感慨道。

而在另一端,老长者们则负责监督施工是否侵犯了部落圣地。他们在每个施工点设立临时图腾柱,确保工程不破坏祖灵之地。

“进步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尊重中前行。”

族中长老如是说。

在塔克的带领下,苏族开始尝试接受联邦提供的畜牧技术。

联邦提供了饲料槽和自动挤奶装置,使得原本依赖人力的畜牧业逐渐机械化,节省了大量劳动力。

“以前一个人只能照顾五头牛,现在能管五十头。”

塔克笑着说道,“这让我们有了更多时间去学习新技术。”

在阿雅娜的倡导下,一批年轻的苏族学者和牧民自发组成了一个畜牧研究机构,致力于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放牧方式。

他们不仅学习联邦提供的饲养手册,还开始记录牲畜的健康状况、繁殖周期以及常见疾病的传播规律。

“我们不能只靠经验,还要知道为什么。”一位年轻研究员在笔记中写道。

有一次,他们在讨论中提出了一个颇具前瞻性的构想:

“如果我们能建立一套系统,让机关辅助管理,而不是完全依赖人力呢?”

这个理念引起了联邦农业顾问的关注,并被纳入“可持续牧业发展计划”进行试点研究。

为了提升部族机动能力,联邦启动了“马匹计划”,引入适应高原环境的“联邦改良马”。这种马匹耐寒、耐缺氧,且具备一定的强化基因,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体能。

苏族传统的驯牛术与联邦提供的训练系统相结合,很快培育出新一代“高原战马”。

“它们比野牛更快,比机关兽更灵活。”

一名年轻骑手兴奋地说,“以后我们骑着它们去猎杀野牛,会方便得多。”

随着马匹普及,苏族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迁徙速度加快,不再受限于缓慢的野牛车队;

贸易范围扩大,商队可快速往返各大部族之间;

巡逻任务高效化,部族青年组成骑兵队,执行边境巡查与救援任务。

曾经以步兵为主的部族,如今己建立起一支机动性强的骑兵部队。他们中的一些人掌握了法术与巫术的融合技巧,能在高速奔跑中施展风系加速或护盾术,配合背负的机关弩箭,在战场上具备了极强的突袭与打击能力。

这支骑兵不仅提升了苏族的作战效率,也在草原上树立起了新的威慑力——

“以前我们靠脚走,现在我们骑风而行。”

为了解决高原地区牲畜喂养难题,联邦部署了草料分配器的设备,它能根据牲畜数量与体重自动投放适量饲料,减少浪费并提高饲养效率。

此外,还引入了水脉符阵——这是一种结合机关术与修真术的技术,通过地下水流感应与引导,为干涸地带提供稳定水源。

“以前我们得靠天吃饭,现在我们可以自己‘造雨’。”

塔克感叹道。

这些技术的落地,使得牧草产量翻倍,牲畜死亡率大幅下降,苏族的畜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

然而,技术的快速引入也引发了部族内部的文化冲突。

一些保守派长老担忧:“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联邦的机关术,那样会失去祖先的智慧。”

他们主张恢复传统游牧方式,认为过度依赖机关设备会让部族丧失独立性。

面对争议,阿雅娜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我们可以用科技优化传统,而不是替代它。”

她建议保留部分传统放牧方式作为备份,同时鼓励年轻人学习新技术,掌握主动权。

这一策略赢得了塔克和大多数人的支持,也为苏族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http://bq8xsz.com/book/SFH5-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