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多子多福,开局娶妻蔡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章 密不透风的情报网

 

雨幕如帘。

108名近卫轻骑似墨色流云自山道蜿蜒而来......

玄色斗篷裹着精悍身躯,在风雨中猎猎翻卷,兜帽边缘垂落的雨珠顺着坚毅的下颌线滚落,将眉眼衬得愈发冷峻。

他们不着厚重铠甲,仅以柔韧牛皮甲护住要害,暗纹软绸披风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腰间弯刀与短弩泛着冷冽寒光。

战马四蹄裹着浸透雨水的鹿皮,踏着泥泞山道稳健前行,马鬃与马尾在雨中肆意飞扬。

胸前银狼徽记在雨幕中忽明忽暗,手中马鞭轻扬,溅起的水花与骤雨相融。

整支队伍静默无声,唯有马蹄踏碎水洼的轻响,在山谷中回荡。

相隔甚远,都能嗅到他们的肃杀之气。

使得,吕布,高顺,张辽等人不由冒雨而出。

目光如炬穿透雨幕,死死盯着这支墨色洪流穿过寨门。

见风杨将他们带入山寨大厅。

三人面面相觑,惊骇不已......

“这般气势......”

“又是一支虎狼之师。”

“主公旗下的士卒,简直太过恐怖!”

“不是精锐,就是精锐!”

“胸前清一色的银狼徽记!”

“这是执行暗杀的队伍吗?”

“如此轻装上阵,不是暗杀,便是侦查。”

...

...

大厅内。

看着眼前的108人。

风杨感慨万分......

在联军之时。

就是因为军队中没有侦查,才导致他前往卷县,以三千御林军挑衅掠战,结果却从小县内冲出来万余军队。

若不是御林军中乃是精锐中的精锐。

至少比胡轸所带的西凉军高出20点武力。

那全军覆没的,就是他了。

“主公!”

为首一名近卫猎骑,将兵仙专属——

细致入微地形图。

呈上。

“打开。”风杨道。

“诺!”

四名近卫猎奇出列。

他们骨节分明的双手各自扣住图卷一角。

动作利落却又格外谨慎。

将足有两米之长的《华夏十四州地形图》缓缓展开......

细密的丝线勾勒出山川脉络,朱砂标注的城池星罗棋布,甚至连山间小径都用淡墨细细描绘,恍若一幅活过来的山河长卷,在檀木桌面上徐徐铺陈。

风杨的目光如鹰隼般掠过地图,须臾间便锁定在洛阳嵩山一带。

果不其然!

无论是隐匿于林莽间的隐秘小径,还是宽阔平坦的官道。

无论是奔腾的江河,还是籍籍无名的边陲小县,图中记载都是细致入微,毫厘不差。

...

...

风杨眼眸微微抬起。

扫视着眼前将整个大厅站得满满当当的108人......

“诸位野外生存技能如何?”

“主公这是在羞辱我等么?”一名近卫猎骑道。

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风杨一愣。

万万没想到,他们居然会是这个态度。

如果不是知道他们是系统出品的死忠。

风杨都要有几分猜忌了......

不过,作为侦查系列的兵种,野外生存是基本项,是看家本领。

这么问,确实是有些羞辱了。

有这样的人设,可以理解。

“好!若不是这般自信,我反倒不敢用了!”风杨笑道。

下一秒。

他恢复正色。

“着......三人一小组,携带轻帐,三日口粮,前往洛阳城西侧,密切探查董卓迁都的具体情况与进度。”

百人中,没有任何沟通与眼神交错。

直接出列三人。

“诺!”

应声过后,站立一侧。

表示着他们已有任务在身。

“着......三人一小组,带上轻帐,三日口粮,若干细软,跟随董卓迁都队伍,查看董卓迁都情况与进度。”

“诺!”

“着......十二人一组,带上轻帐,十日口粮,前往洛阳城东侧至偃师五十里范围内围内查探关东军行军状况。”

“诺!”

十二人依旧是没有任何沟通交错出列。

短短片刻。

一百零八人中,已有五十四人领命。

他们如同一颗颗棋子,被精准地安插在洛阳城方圆五十里的各个要害之处,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情报网,为局势的掌控注入一剂强心针。

...

...

“老二!”

风杨喊出。

半响......

老二才遮雨跑入。

“老大老大,有什么吩咐。”

“去,给刚领命的弟兄们发放粮草细软。”

“领多少?”

“现在粮草细软存量多少?”风杨反问。

“呃......”老二挠头,支支吾吾,“原本没有多少细软,自从老大回来带了许多白银,目前,有,有......”

他眼神飘忽,额角沁出细密汗珠。

看着老二窘迫的模样。

风杨也是无语。

那日回来,他也是随口一句:让老二将这些全部丢入仓库。

此后,如今队伍日渐壮大,物资管理千头万绪,还是得严格把控。

可这老二虽忠心耿耿,奈何目不识丁,平日里管管农事、带带耕夫尚可,涉及精细账务实在力不从心。

其他略通文墨的山寨兄弟,又总觉隔着一层,难以全然托付。

至于吕布、高顺、张辽等武将,征战沙场是把好手,让他们管理后勤,显然也并非良策。

思来想去,粮草细软之事,既要人品刚正不阿,又得是信得过的自己人……

思索片刻。

“老二,去把蔡邕给我带到仓库。”风杨道。

“好嘞。”

老二一听有了明确指令,如蒙大赦,转身冲进雨幕。

...

...

风杨露出浅笑,眸中闪过狡黠的光。

放眼整个山寨,还有谁比蔡邕更适合的吗?

虽然他不是直接忠心。

乃是间接性因为女儿不肯离开,才执意留在这里。

可他为人正直忠义,耿介敢言。

除了脑子缺了根弦。

还是不错的。

“随我来!”

风杨一声令下,带着五十四名近卫猎骑,身披雨幕,大步流星地朝着仓库方向而去。

...

...

与此同时。

一间幽静的房舍内。

蔡邕正端坐在窗前,手持狼毫,在竹简上笔走龙蛇。

以此消磨山寨的时光。

相较于其他喽啰几人挤一间的简陋居所,他独居一室,也算是风杨对他的厚恩了。

“蔡邕!”

老二的大嗓门骤然响起,如同一记重锤,打破了屋内的宁静。

蔡邕手中的笔猛地一顿,眉峰高高蹙起。

在他眼里,这些粗鄙的山寨喽啰,言行举止毫无章法,与自己饱读诗书的文人气质格格不入,每次打交道都让他满心厌烦。

“何事?”他冷声问道,语气中满是不耐与疏离。

“老大说了,让我把你带到仓库。”老二粗大的嗓门喊道。

蔡邕心头猛地一沉,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难道风杨要让我睡仓库?

“不是。”他强压下心中的慌乱,声音不自觉地拔高,“我又犯了何事?叫我去仓库所为何意?”

“去了自然知晓!别磨蹭,老大还等着呢!”老二没了耐心,伸手就要拽人。

“休得动手!我自己走!”

蔡邕涨红着脸,慌忙起身,整理好衣袍,生怕被这莽汉碰脏了自己。

整个样子显得颇为搞笑。


    (http://bq8xsz.com/book/IEQJ-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