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木门吱呀开启。
一股刺鼻的酸腐气息裹挟着混杂的霉味,如潮水般扑面而来,令人几欲作呕。
风杨目光扫过仓库内的景象,不由皱起眉头。
偌大的空间内杂乱无章,成熟的杂交水稻与种子随意堆放,肉类、蔬菜、瓜果胡乱堆叠,彼此的气息相互交织,发酵出令人不适的味道。
部分食材已然腐烂变质,却依旧混杂其中,实在有碍观瞻。
这倒真是'杂交'得彻底!
看来,这座仓库确实得好好整顿一番了。
风杨一脚踏入。
亲自负责轻帐、粮食与白银的发放。
若在限定时间内无法归返,或是没有情报上报,这些白银便能派上用场。
如此一来,既避免了抢夺百姓财物,又能维护军纪与他个人的声誉。
接到发放的近卫猎骑们迅速整装,绝尘而去。
为此也是腾出了一些空间。
...
...
“老大!蔡邕带到了!”
老二的呼声响起。
蔡邕踏入仓库,被刺鼻气味熏得下意识捂住口鼻。
抬眼望去......
原本空间有限的山寨,因众多士卒的聚集而显得更加拥挤逼仄。
他心中陡然一紧......
难不成这是要让自己住在此处,好腾出房间?想到此处,忐忑不安的情绪在心底蔓延开来。
在风杨回眸与他对视的一瞬间。
蔡邕也是赶忙抱拳,言辞间满是急切与担忧。
“寨主,说到底我也是文姬的父亲,你不能这般待我啊!更何况,我最近也没有胡说八道,危言耸听。”
风杨一愣。
才思敏捷的他,当即就明白过来。
这是以为要让他住仓库,从而折磨羞辱于他吧?
不由暗笑。
“好吧。”风杨敛去笑意,神色郑重,“看在你是文姬父亲的面上,那我给你一个选择。”
蔡邕连忙抱拳弓首,燃起希望。
“寨主请讲。”
“那你是住这五味杂陈仓库?还是做本寨主的主簿?”
“...”
蔡邕一愣。
主簿!
对于官府来说,这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职位。
对于整个军队运转,都息息相关。
文书工作。
政务决策。
日常采购。
后勤补给。
都是通过主簿上下传达。
然而!
眼前这个少年寨主,不给自己暴揍一顿就谢天谢地了,竟还愿意将如此重要的职位交付于他?
至于住仓库还是做主簿。
那还用选吗?
“多谢寨主看重!我愿意做主簿!!”蔡邕激动的说。
...
...
看着蔡邕这般态度。
风杨不由感慨......
或许这便是驭人之术?
“好!那现在我分配给你第一个任务,就是把这个仓库给整理干净,毫无异味,然后将仓库中,所有物件记录在册,整理好后,呈给我看,可有问题?”
“是!”
蔡邕直接应声。
紧接着扫视了一圈......
这仓库至少也有五十平米。
虽然味道是大了些,可却如同宝库。
毕竟存放了几千斤粮食。
“寨主,我一个人?这工作量,是不是有点......”
风杨瞥见老二脸上幸灾乐祸的神情。
在老二看来,,整理这些个东西,清点记录这些物品数量,既繁琐又耗时,故而幸灾乐祸。
殊不知,这对蔡邕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
“你可以让老二做你的帮手。”
“啊?!”
老二笑容一凝,发出难以置信地惊呼。
“老大,我没听错吧?让我做蔡邕的手下?”
曾经。
他对蔡邕颐指气使,呼来喝去......
如今却要身份颠倒。
这戏剧性的转变,让他一时难以接受,满心皆是苦涩,欲哭无泪。
风杨却是目光一瞪,厉声斥责。
“你还有脸说?仓库这么臭!你闻不到吗?”
老二被训得低下头,声音带着几分委屈:“老大,我错了……”
...
...
伴随着。
54名近卫猎骑冒雨出发,沿着蜿蜒山路疾驰而去。
风杨则带领剩余 54骑,共领取 27顶帐篷。
朝着后山御林军驻扎地行进。
他们两人一组,在雨中有条不紊地搭建帐篷。
其熟练程度相对御林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着这一幕......
风杨恍若隔世——
曾经在手机上刷到的雨中露营视频。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
霉味弥漫的仓库里,老二瘫坐在烂菜叶堆旁,蔫头耷脑地扒拉着成捆大葱。
沾着泥土的手指机械地挪动,嘴里嘟囔着混乱的数字。
“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二十、二十一......”
伏案整理账目的蔡邕突然顿住笔。
嗓音里裹着薄霜回过头。
“方才数到四十九,怎就突然跳成二十?”
老二猛地惊醒,肥厚的手掌重重拍在脑门上,震得粗布头巾都歪斜了几分。
他抓起沾着污渍的衣角擦了擦汗,将整捆大葱狠狠摔在霉斑遍布的木板上,震起一阵呛人的灰尘。
“还有这么多要清点,还要整理,就我们两个人,得干到猴年马月!”
这个蠢货......
蔡邕莫名想笑,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山贼,倒是有几分可爱。
“寨主只说让你帮我,可没禁止你调其他弟兄!”
老二瞬间眼睛发亮,活像饿狼嗅到肉味。
他抄起墙角的铜锣,旋风般冲出门去,铜锣声混着粗粝的吼叫在山寨回荡。
“都给老子爬起来!仓库都快臭成粪坑了,你们闻不到吗?!”
望着他模仿寨主训话的滑稽模样,蔡邕抚须轻笑。
檐角滴落的雨珠敲打在竹简上,混着远处此起彼伏的抱怨声,倒比平日里山匪的嘲笑悦耳许多。
这一刻,他尝到了执掌事务的滋味,脊背也不自觉挺得笔直。
...
...
事实证明。
将仓库事务托付给蔡邕,无疑是一招妙棋。
第二日清晨,当朝霞刚在天际晕染开绯色,蔡邕便手持一卷工整的竹简,恭敬地呈至风杨案前。
竹简上,字迹工整如雁阵排列,各类物资的名称、数量、存储状况一目了然。
风杨逐行扫视,眼中的惊讶愈发浓烈。
他未曾想到,在那杂乱无章的表象之下,自己竟坐拥这般丰厚的家底——
成百石杂交水稻金黄,杂交水稻种子粒粒坚实。
更别提品类繁多的肉类、蔬菜与瓜果,虽有部分腐坏,但剩余物资之丰,足以支撑山寨许久。
更是有6125两白银。
“真乃大才!”
风杨重重拍案,眼中满是赞赏。
蔡邕见状,微微躬身,脸上谦逊的笑意难掩眼中的自豪。
第三日。
晴空万里,艳阳高悬。
蔡邕更是以风杨之名义,下令老二以及喽啰们将粮食全部摊出来晾晒。
也是驱逐了他们松懒惰性。
...
...
第十日。
“报———!!”
一名猎骑回寨。
“主公,董卓大军前部已进入长安。”
第十一日。
“主公。”
守山的猎骑上山而来。
“山下有个自称王允家丁的人,送来一封信!”
(http://bq8xsz.com/book/IEQJ-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