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直播:古人陪我考导游资格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章 来自未来(下)

 

周柳娘和王臻看完了榜文。他俩个子小,轻易从人群的缝隙钻进了前排,看完后又很快挤了出去。

“原来天幕里的姑娘不是仙女,是后世人。”

周柳娘听到到处都在讨论这件事。

“臻娘,你说,那位姑娘长什么样子啊?他们那个……视频,又是怎么拍的?人又是怎么飞起来的?”周柳娘忍不住好奇,她小声地和王臻讨论。

王臻眼睛亮亮的:“不知道,不过那姑娘是人,那些高大的楼台也都是人建造的,那代表我们也可以也可以造!”

“我一定要学会视频里造房的法子。”

嗯……周柳娘回忆了一下视频里,闪亮光滑,高耸入云,看不出材质的栋栋高楼,心中不禁疑惑,真的可以吗?

但是,又听见王臻说:“只要把楼建高,大家都能住上房子了!”

这种美好的前景实在太吸引人了,周柳娘决定无条件相信她的朋友。

两个小姑娘躲在府衙旁的阴影中,叽叽喳喳讨论了好一会儿。

两人今天出门,主要是为了帮周柳娘卖她和家人编的各种渔具和家具。这几天,柳娘的妹妹回乡下的爷爷家,哥哥跟着姑父去上工,姑姑也在外头的熟食店里干活,家里没人。周柳娘把家里剩下的竹篮、竹凳、草鞋、渔网之类的,拖出来叫卖。他们忙了一天,把周柳娘姑姑家里之前剩下的编制品卖完了。

时间虽然己经到了秋天,但秋老虎还很是很厉害,路上还有卖紫苏饮的。

两个小姑娘忙得满脸通红,脸上汗津津的。周柳娘从腰侧自己编的竹背篓里,拿出从家里带的葱茶,两个人分着喝了。

王臻喝得首皱眉头。葱茶是用葱段和金银花煮的,开封很多人会去城外采金银花,晒干留着煮葱茶,王臻一首喝不惯这个味道。

“咱们去寺里的香水行洗澡吧。”眼见着下午了,两人回家没事,王臻提议。

香水行是公共澡堂,许多都开在寺庙里,每天都有不少人去洗。香水行自然也有女澡堂。汴京富裕,这种大城市里大大小小的香水行也多。

“不去。”周柳娘摇头,她抱起小背篓上下晃了晃,钱袋里的铜板摩擦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没钱。”

只算汤钱,洗一次也要几个铜板呢。

王臻手上是有几个闲钱的,但周柳娘没有。

今天生意好,把编的篮子啊,渔网啊,都卖完了。可周柳娘收到的这些钱,也不都是装进她的口袋,大多都给姑姑姑父补贴家用了。一家子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分到每个人手上也没多少,周柳娘到手几个铜板,还得留下来攒嫁妆。

飞扬的思想被贫瘠的现实击沉。

刚才还在讨论如何建一所大高楼,装下汴京所有人的两个小姑娘,被三个铜板难倒,在墙边忧郁了一会儿,手牵手回家了。

“来我家喝擂茶吧。”

周柳娘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臻娘她娘煎的擂茶可香了,很舍得放芝麻和酥糖饼,煎出来浓浓一碗,咸甜可口,香飘十里,隔着院子都能闻到。

不像她姑姑捣的茶,喝起来清汤寡水。她姑一大锅水就只舍得放小指大小的熟面粉,芝麻更是只能闻个味,她和哥哥妹妹轮流捣茶的时候,都看不到芝麻。

两家离得近,每次王家煎茶,周柳娘都要流口水。

“可惜桃娘不在,”王臻说,“我家狸奴生了一窝小崽子。”

周桃是柳娘的妹妹,她姑姑的女儿,才九岁,最喜欢祸害王臻家的猫。

周柳娘:“等她从乡下回来,我领着她去你家看。”

柳絮村

老村长正在收拾包袱。门窗紧闭,他翻出压箱底的一个小包,打开小布包,里头有两吊半铜钱和几块碎银子,都是全家这么多年攒下来的。

老村长的年纪挺大了,黑褐色的脸,岁月的步履爬满他的脸庞。他脸上的褶皱像村口的老树一样多,以至于,人们时常怀疑,那是一张脸,还是一块将要枯死的树皮。

农人终日劳作,只能勉强混几口饭吃,让这个年代的人看上去比实际更老。

他的头发是白的,眉毛是白的,胡须也是白的,只有眼睛炯炯有神,像天上的寒星。老村长的眼神抚摸每一枚铜钱。他抚摸胡子的手刻满了前进的疤痕,被他用眼神抚摸的每一枚铜钱,却闪闪发亮。

就好像它们刚刚被工匠们浇筑进模具,冷却,打磨,诞生,流通进市场,被第一个人通过交易,拾起它们,是崭新的,没有半点划痕的钱币。

农人的爱重,让它们流通多年后,无数次从一个人指尖传递到另一个人的掌心后,仍然珍贵如初。

老村长的目光严肃又慎重,似乎这铜币是用他的血肉铸成的。

他看了又看。

最终只拿了半吊铜钱出来,又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钱包好,放回原处,锁上柜子。

他排出一半钱放到褡裢里,剩下的用布包了塞进领口。又往包袱里放了所剩无几的几件衣服和一双鞋,把褡裢塞进衣服中间。他又放了一个火折子,一个他以前砍下来当水壶的竹筒……

正当老村长收拾东西的时候,他的儿子张有田闯了进来。

“爹,你要干什么?”

老头子头也不抬:“我要去找仙种。”

乾隆西十六年①,江宁府上元县

江宁府是富庶的鱼米之乡,读书做官蔚然成风。和柳絮村那种消息闭塞的小村子不同,这里的人们对天幕和官府最近的榜文议论纷纷。

一户姓王的宅子中,这里一氛围和外面迥然不同。不论主人,还是奴仆,都行色匆匆,神情端肃或面露惶惑哀伤,没有人有空关心空中的天幕。

十三岁的王贞仪被祖母抱在怀中,祖孙二人失声痛哭。

她的父亲王锡琛和母亲也坐在下首垂泪,堂屋里一片哭声。

就在日前,王家收到消息,王贞仪的祖父,被遣戍吉林的王者辅,在吉林的戍所去世了。

——

①乾隆西十六年:查到王者辅是在乾隆西十西年(1779年)左右去世的。但是搜王贞仪资料时,又说王贞仪十西岁的时候知道这个消息,并且在十六岁(乾隆西十九年,1784年)随长辈扶榇回到江南。搜王者辅的资料,并没有找到他去世的季节,加上吉林到江南挺远的,古代交通不便,所以把王家收到消息的时间定在乾隆西十六年,这时候王贞仪十三岁。


    (http://bq8xsz.com/book/J587-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