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直播:古人陪我考导游资格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章 夜谈

 

柳絮村地处偏远,被群山包围,再远就往山里去了。翻过几座山,再往深山去,就是番夷的领地。

这地方又小又穷,县衙的税吏来收税,柳絮村都是排到最后一个。

别说皇帝的圣旨,就是县府的榜文都还没到柳絮村。

村人们也看了今天的首播。

只是,这个消息闭塞的小村子并没有什么文化人。

唯一一个识字的刘秀才,并非真的秀才。他爹才是秀才。到了他这,他爹死的早,只教他识了字,还没来得及学写诗做文章,就去世了。

父子俩家穷得连耗子都不屑路过,刘秀才哪里有钱去参加科举?他连个童生都不是,更没有门路去考诸生,吃着百家饭长大,早早去县里寻了份账房的工作。柳絮村顶上的乡是个穷乡,县也是个无名小县,生意寥寥。刘秀才攒了钱,就回来种田,替本村和周围几个村的村民们写文书,看告示,和税吏交涉,以及教孩子们识字。

小村子里的人,因他识字,所以尊称他“刘秀才”。出了村子,就没人认这个不伦不类的“秀才公”了。

其实,老村长也识些字,但字一多,文书一复杂,就不行了。

因此,即便人们能理解天幕上的文字,知道书中写的,这座城的历史,村民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事实——AA并非天上仙人,而是一个来自后世的普通大学生。

书里第一个说的城市,是北京。相同的名字,让村民以一种粗暴的逻辑,误打误撞认识到真相,书里的北京就是大明的京城。也同样让他们陷入了盲区。

“仙人都说京城有那么多人,”老村长信誓旦旦,“肯定有仙种。”

老村长跟儿子阐述自己的逻辑推断,柳絮村人才多少,一亩地才产多少粮食?村里人每天需要多少粮食?这点粮食连一村人都很难养活,更何况整个乡,县,州。

仙幕说的京城人口,即便是按村人需要的粮食算,也不是现在的地和种子能产出来的。

京城必然有法宝。

老村长笃信,毕竟有天幕和仙子,赐下一点仙种有什么奇怪呢?

“爹,你也太乱来了,”张有田急得挠头,被他老子这番话整得龇牙花子,“还什么仙种,什么法宝,你看见啦?都没影的事,说得跟真的似的。”

老村长也不理他,自顾自地要去包干粮。

“再说了,你知道京城有多远吗你就去。”张有田趁机把他爹包袱里的衣服鞋子都拿出来,哭笑不得,“哟,东西还挺齐全。”

“您老是不是老糊涂了?”张有田嘲笑,“前段时间,你还说人家游方道士骗人,给人赶出去了,现在这没差呀,老爹,你别不是被人下降头了吧?”

自从在天幕上知道了京城的人口,他爹这几日白天忙完了,晚上就去谷仓里看谷子,经常一看看到半夜,人都快魔怔了。

老头子气哼哼地提着干粮回来。发现自己整理好的东西都被翻乱了,对方还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他抄起棍子就打:“不孝子!怎么和你老子说话,老子打死你……”

二十来岁,己经有了一儿一女的张有田,在家家户户升起炊烟的傍晚,被他爹追得满院子乱窜。

邻居家的小孩,咯咯咯地看笑话。他亲生的俩小没良心,指着他这个当爹的,笑得鼻涕泡都出来了,这还不算,还跟在他爹身后跑,一边跑还给他爹鼓劲。

好不容易等老村长气消了——主要是跑不动了——张有田揍了自己的姐弟俩。

吃完饭,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

“你到底睡不睡?”媳妇周翠被他烦得不行,首接抽冷子一巴掌扇在他背上,“耗子都被你闹走了!”

张有田二十来岁一个大小伙子,又天天下地干活,这巴掌不痛不痒。他摸摸媳妇的手,说:“你先睡。”眉头却皱着,还没回魂的样子。

周翠见他在认真想事,先看了眼孩子们,见姐弟两个睡得香甜。她也强撑打消了睡意,问:“什么事,你说。”

张有田把傍晚的事仔细说了,忧心忡忡地叹气:“老爹那脾气你知道,他来真的。”

“这么大年纪的人,还去京城,我看他去隔壁村找周老头说话都呛。”张有田他爹是村子里有名的倔驴,打定主意就是干。要拦着他,老头子能半夜偷偷出发。

“爹也是为了粮税。”周翠说,“没办法了。”

“我也知道。”张有田长叹一声。

他爹也是为了村子。今年歉收,村子上半年才遭了灾,有些人房子都还没修好。眼见着缴粮收税的时日近了,不交税都未必吃得饱,更何况交税。

老村长多次和周围一些村的村长、乡老上县里,找县衙求情,请求宽限和减税,被一拒再拒。

他己经想不出法子了。

天幕里的仙女又天天说旅游,说其他地方,让走投无路的老村长萌生出这个主意。

诚然,老村长的逻辑和想法有许多疏漏和错误。比方说,若天幕里的“北京”是如今的京城,那视频里那些明显这个人力造不出来的“巨人”又是怎么一回事?村人见识少,又不是傻子。

然而,眼见着死期将至,病急乱投医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周翠:“我看,你跟爹说,你去找良种吧。”

张有田摆摆手:“媳妇,你怎么也犯起糊涂了,我是想你劝劝老头子。”

“去吧,反正没活路了。要是有良种当然好,不行你去外面找个活计也是好的。”周翠听罢,反倒很冷静:“我想好了,到时候交不起税,我就带着爹娘儿女一起躲到山上去,等你回来。”

她是个很有主意的人。周翠是隔壁周家村的人,爹死得早,娘没有再嫁,一个人把他们兄妹拉扯大。没了成年男人,被吃绝户可再常见不过了,兄妹俩从小被人欺负,不可能养出软绵绵的性格。

她主意正,夫妻俩感情又不错,没少一起商量家里大事。

张有田先是愣了一下:“有这么要紧吗?不是还没收粮税吗,今年灾情也不算特别严重。”这是实话,跟他小时跟着爹娘经历过的歉收、旱灾、涝灾比起来,今年确实不算特别夸张。

周翠:“你看新县令,前段时间加了多少税,他可不像以前的县令好说话。”

新县令上任以来,己经加了三道税了,都是打着给天幕仙女修庙的名头。柳絮村够穷了,大家都是节衣缩食,除了农忙,不少人一天吃两顿。最近三道税加下来,己经有人开始吃不上饭了。

老村长做主,找村里和村长家一样还有点余粮的几家,一起匀了点粮食,借给村里吃不上饭的村民。

周翠看着,别说交税了,能不能捱到交税的时候还说不定呢。

有人私下里抱怨,说仙女一点儿也不仁慈。

周翠今天干活的时候,还听到隔壁家的汉子和老婆偷偷骂天幕和仙女。

张有田想了一下,也没否认周翠的判断:“好,我这几天去其他村打听打听情况。”

终于商量完,周翠打了个哈欠就要睡,就见她男人起身:“干嘛呀,你,还不睡?别把孩子吵醒了。”

“我得堵着门去。”张有田抓跳蚤似的蹦起来,往身上套衣服,“去晚了,我爹就跑了!我娘该揍我!”

“……”周翠翻了个白眼,“一家子属猴的。”她翻了个身睡去。


    (http://bq8xsz.com/book/J587-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