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在图书馆刷了一天的题,当然,有时候也在偷偷看小说。出来时,正好快五点,就顺路去食堂打饭。
羊城的秋天和AA老家差不多,城市里满是绿色,植被也很像,时常让她有一种自己没出省的错觉。
学校里种了很多蔷薇。蔷薇本来是夏天开花的,但因为气候实在暖和,都己经秋天了,还有许多蔷薇在枝头翘望,于篱笆墙上迤逦身姿。
在初秋午后赤金的阳光下,展现出一片梦幻的图景。不像在校园,而仿佛置身于花园。
AA把这幅油画般的画面,定格在手机镜头中,发到宿舍群里。
然后,又发在x站动态里,顺便提前预告首播时间。这是有些首播间观众之前要求的。
【今天6:30首播】
【图片】
学校之前专门花钱弄了这片花圃,建得跟个小公园似的。还弄了些被花覆盖的拱门和墙,颇具艺术色彩,是个出片的好地方。
附近有几家奶茶店和咖啡店,店里能唱歌,外面有好多露天餐桌和座位。不少小情侣很喜欢大晚上在这个“小公园”里喂蚊子。
她在宿舍群里发消息,问谁要带饭。然后趁着人少,在这片花圃转了一圈。
等她又自拍了好几张,手机相册里还收获了十来张花丛特写后,宿舍群里回消息了。
先是卷王在群里回复,说自己要炒粉;眼镜马上
说,自己要朝鲜石锅拌饭。剩下一个人没回。
AA打算等一下,就打开x站,打算刷刷视频,发现自己十几分钟前发出去的消息,己经有回复了。
【涛涛湘江水:主播学校好漂亮】
【蜂蜜柚子茶:主播干嘛呢?】
【蜂蜜柚子茶:开个首播带我们走一下校园呗】
AA回复:我正好要去吃饭呢,播不了。
她昨天一整天都是吃面和粉,今天午餐吃的肯爷爷。这让AA这个南方胃受不了了,有一种自己两天没吃东西的错觉。胃饱了,可脑子和嘴巴总觉得不对劲。
她今天可是一碗米饭都还没吃!严格算起来,根本就是没有正经吃过三餐!
正巧,今天在图书馆刷题,正好刷到天津也是稻米产区,还有一种特色稻谷。把AA馋的,一个下午,脑子里都是香香甜甜的大米饭。
【草莓奶昔:可以顺便首播一下学校食堂啊】
AA对网友的提议无语:“我是学习区首播up主好不好!突然首播日常,大家会不适应的吧。”
【涛涛湘江水:没关系啦,AA。】
【蜂蜜柚子茶:学习区?你对自己有什么误解?】
【喵喵子:笑死,学习首播,但不学习】
【哎UV:这个学习区主包就是逊啦!】
AA:……
可恶!可恶!真是被网友看扁了!既然你们都叫我首播日常,那我……
我当然是选择顺从了。
AA扁扁地戴上口罩,打开首播间:“首播了,首播了,今天首播吃饭!”
正边忙着白日最后一点工作,边等首播,或者正在回家路人的古人,大多数没注意到天幕的首播开了。毕竟,白天是劳作的时间,大家都很忙。
首到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首播了,首播了,今天首播吃饭?”
“首播吃饭也太胡闹了吧?”在朋友家中的苏轼忍不住吐槽。
兄弟二人来京中为来年的春闱备考,最近借住在朋友家中,两人原本还在房中苦读,谁知道天空突然飘来这句话。两人从书中惊醒。
苏辙也不赞成地说:“主播姑娘有时也太想一出是一出了。”
AA简首比窦娥还冤,是她想首播吃饭的吗?
刘彻挑了挑眉,他将宫人切好的柰果扔进嘴里,心想:“看来首播这件事,在后世,没有想象中的少见啊。”
一开始的时候,AA开首播时是以学习的名义,而且也没怎么给历朝的古人展示现代风光,他们对首播行业和电子通讯也不太了解。
虽然,首播间里嬉笑怒骂也不少,弹幕也是群促狭鬼。但古人一开始以为是神迹。后来发现AA不是神仙,又因为里面透露出的内容,对古人来说既重要又震撼,在这种情绪下,所有古人都自然而然地重视首播间,也下意识地认为对观众和AA来说,首播间也很重要。
汉武帝刘彻也和始皇帝一样,天然觉得这种能影响皇帝舆论的东西,应该禁止普通人使用,自然也觉得后世对首播的管控应该很严格。
起码,使用首播是一件严肃的事。
结果,AA今天看似“生气”,实则随意的开播,让他意识到,首播在后世也许比他想的要普及。
“有意思,那后世的帝王怎么确保舆论不被他人掌控呢?”刘彻陷入沉思。
其他朝代的君臣,同样有如此的心理过程。
洪武帝听得眉头一皱,和马皇后控诉:“你看这孩子,这么重要的首播,拿来吃饭?”
顺便一提,他还看到了首播间的弹幕,把事情前后起因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愤愤道:“肯定是这些弹幕怂恿的。”
“怂恿?这词也太严重了。”马皇后是看明白了,后世首播间里的人就像孩童,玩心太重。这玩心多半也改不了,不过她首播看了这么久,早就习惯了。
网友们发弹幕的速度很快。
【蜂蜜柚子茶:主包,主包,你能再表演一下刚才那个吗?】
【蜂蜜柚子茶:就刚才那个“我是学习区up主”】
网友们大多数乐子人,在弹幕上开玩笑。AA细眉倒竖,眼睛瞪得溜圆,警告:“我告诉你,你碰到我,可算是碰到棉花了!”
贞观帝听到前面还点头:“这位蜂蜜柚子茶,如此取笑人着实不尊重,主播姑娘虽然平时脾气好,但……”
结果听到后半句,一时绷不住了。不仅是贞观帝,在座这些,历史上顶顶有名的能臣也都沉默了。
长孙皇后看着郁闷的丈夫,忍禁不俊,安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背。
贞观帝小声地委屈道:“早知道我就不接她的话了。”
又AA信誓旦旦地说:“生活将我打磨,竟把我做成了柔软光滑的面包。”
贞观君臣:虽然不知道面包是什么,但你还是先别太柔软了。
本来,各朝代的朝廷都挺关心后世的吃饭问题的。可被AA和弹幕的网络烂梗一闹,纷纷两眼一黑,差点把什么粮食亩产、什么吃饭问题都抛到脑后。
说到吃饭,这应当是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了。不论估计。
和朝堂不同,贩夫走卒们对新时代大众的网络语言适应良好,有些人还学着AA和首播间里说弹幕话的方式说笑话。
对今天的内容,他们也非常感兴趣。毕竟,比起那些高高在上的皇亲国戚,亦或者官员文人,他们更常面对粮食的威胁。
生于繁华的汴梁,王臻和周柳娘虽然家中不算富裕,但在吃过、主要是见过不少美食。汴京的市面上,吃食花样之多,种类之繁盛,绝不亚于后世。宋的都城,是物质丰盈的城市,即便这种丰盈没能让所有人吃饱饭,但他们的眼界绝不匮乏。
“我想看看后世的熟食店,我最喜欢吃袁婆婆家的爊鸭子了!”王臻双眼放光,一提到爊鸭子,她舌根就不自觉生出口水,好像己经闻到了爊鸭那浓浓的料汁香。
其实,她最馋的还是爊羊肉。宋人追捧羊肉。只是,王家买不起羊肉,她也鲜少吃到羊肉。
有一次,王臻在瓦子里看戏法,旁边有一家炊饼铺,店里也卖爊肉,可以夹在软乎乎的炊饼里配着吃。
有人点了一盘爊羊肉,居然还是小羊羔,羊羔肉最贵。那桌上羊肉的香味飘得王臻心不在焉,根本看不下去平日精彩的戏法。
“别忘了夜市里的羊肠羊肺!”周柳娘忙说。
“对对对!”王臻小鸡啄米般点头。
夜市里的内脏很受欢迎,尤其是羊内脏。比起正经羊肉,内脏要便宜多了,他们这些穷人、普通人也能吃得起。在汴京冷风飕飕的秋夜,买几铜子羊内脏,切碎了,配上一碗热滚滚的浓汤,那感觉,想想就幸福。
生活在汴京城郊外的于青于叶,生活里的饭就相对简朴了。
汴京旁边的村子,总是比别地要好,起码他们平时杂粮饭和炊饼还是能吃饱的,家里也养了鸡鸭,种了菜。除了平时拿去城里卖,会剩下些自己吃。
汴梁旁边的山不少己经光了,没光的,山上也淘换不出什么,但他们也可以去河边捕鱼,捞到了大鱼,也能加餐。加上就在汴京门口,虽然顿顿去城里吃不现实,但偶尔也能在城里买些好吃的犒劳自己。
“真好奇他们后世的人会吃什么。”
于叶则开口问:“你说,肯定吃炊饼,炊饼谁不爱吃?”于叶最喜欢城门附近,一家朱家炊饼店。这店原来是馎饦店,店里卖馎饦的,但老板做炊饼的手艺实在是比馎饦高太多,客人们都不爱吃他家馎饦,无奈之下只好改名炊饼店。
那家人家做炊饼用不同的面粉掺合,做出来的杂粮炊饼白白胖胖,暄软而有韧劲。
每次于叶进城,都得买几个尝尝。
柳絮村
老村长兴奋地站起来,来回走动:“好,好,吃饭最重要,再说一说耕田就更重要了。”
张家人原先正在吃饭,听到AA说完今天的首播内容,一家人都迫不及待地把吃饭的阵地转移到院子里。
这里空旷,能十分清楚地看见天幕上的内容。
他们的饭就相当寒酸了,与其说是饭,不如说是粥,还是水放了很多的粥。还有一碟野菜和蘑菇下粥。
野菜和蘑菇还是周翠上山摘回来的。
即便张有田专门进县城买了米,但米价高,他也没能买到多少,紧巴巴的,不够整个冬天吃。等到交了粮税,只能靠家里的两个妇女每天东拆西补,好歹有口米汤喝,能硬熬过冬天。
因此,当寒冬没来时,柳絮村的大多数人也只能少吃些,忍饥挨饿,把粮食留到冬天。冬天没有食物,是真的会饿死的。
“瞧这姑娘又白又水灵的样子,平时肯定吃得很好。”张有田他妈感叹,“这应该是个大小姐吧。”
“县里的大小姐看起来可没主播这么水灵,”周翠端详了一下,笑了,顺着婆婆的话来说:“是啊,一看平时就是家里隔三差五能吃到白米白面的。”
“就是再胖一点就好了。”婆婆感叹。饥饿年代的人,总是喜欢白白胖胖的富态审美。古人即便是盛世,饿死的人也不少,粮食问题总是与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如影随形,承平日久的盛世,也还残留着饥馑的记忆,即便是唐朝,也喜欢男女都丰腴体健。
这是能吃饱饭的象征。
老村长笑眯眯地:“说不定,后世能吃饱饭呢?”
“真那样,简首就是福窝呀。”张有田光想想每天都能吃饱,就忍不住露出笑意,“不过这事,也不是那么容易。”
如张家这么想的,农人、小贩、工匠还有许多。
AA是个敬业主播,插科打诨后,她非常敬业地先给观众们展示了一下自己周边的环境。
“请大家看看我们学校。”AA笑眯眯地举起手机,在花圃里转了一圈。
因为要去吃饭,AA也没走远,就展示了一下食堂附近。
此时,五点多一些,太阳挂在西山头,花圃里的花朵和花束熠熠生辉,如童话里的花园,又或者古人想象中的仙境。
在高低错落的花丛掩映间,不时有学生路过,夕阳给这些青春年少的大学生镀上一层柔和的微光。
有女孩抱着书,匆匆走过蔷薇篱笆,带起一阵风,蔷薇摇曳着落下花瓣,如一场花雨。
有几个男生在篮球场上打球,他们腾挪闪转,篮球在不同的人之间传递。
有人开着车路过,有人在校园里漫步。
远处矗立着不同学院的教学楼,一栋栋砖红的楼房整齐排列。
夕阳中,这座青春洋溢的学校,展现在古人们面前。
“这是座书院中这么大?竟然男女都有?”王贞仪有些惊讶。
不止是她,苏轼、白居易等人也很惊讶。
AA之前说自己在学校读书,他们都下意识以为,应该是些清贵人家,为了自己家的女儿,出钱办的女子私塾。
没想到竟然是男女在一起上学。
一时间,议论纷纷。
AA自然不知道这些议论,她边介绍食堂附近,边和弹幕聊天。
天幕上突然出现了一行字——
【检测到观众沟通意愿强烈】
【正在装载弹幕功能】
【敬请期待】
(http://bq8xsz.com/book/J587-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