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辩:道
因为太多人了,刘生福觉得还是一起上,然后开始吃早饭。
九位峰主在沉默,他们在神念传音。
器峰峰主:“我要不要首接投了?,刘道友随意变化的手段,我看不出。”
药峰峰主:“俺也一样,俺是来蹭口吃的。”
其他峰峰主:......
“来都来了,那就坐坐,咱们来场论道,如何?”
刘生福笑道,然后挥一挥手,那些峰主的身边凭空出现了蒲团,又或者是木椅。
山间忽然寂静,连蝉鸣都噤声。
刘生福慢悠悠起身,从李青云袖口摸出块硬馍。
馍渣落地生根,转眼长成挂满从前往事的树。
树影中,他们最惧怕的景象缓缓浮现:紫霄峰主目睹着自己在凡间的哑巴妹妹,在溪边默默给丈夫洗衣;天剑真人则听到了亡妻临终时,那被剑气震碎的凄厉呼喊,那丹峰的峰主,则沉默寡言,脸上的面容,己是不安...
“这时间,每个人修仙都想修的是偷天换日。”老者掰开馍馍,内里流出混着麦香的谷味,“但那天,那日,真比不过‘人’,或者是生物自己的感触重要。”
“这仙字的‘山’倒是修周全了,但旁边的‘人’却是修的一塌糊涂。”他忽然弹指向天,云层里垂下万千红线——另一端系着十二峰主各自斩断的尘缘。
那云层的璨光染在山门时,各峰峰主竟然觉得,这红尘的仙,才是仙的本身。
刘生福挥一挥手,那十二口坛从他的袖空中自行飞向各峰主,坛口飘出的香气,各人闻到的却是家人熬的米粥香。
“带回去吧。”
老者把汤勺扔进云海,“你们缺的不是天材地宝...”
“而是重新体验那段有家人在的时光。”
勺柄化作月牙船,载着某个雪夜的温暖,映照在他人的面容上。
——那年紫霄峰主还是樵夫之子,背着生病的娘亲跪求仙门。
药王峰长老颤抖着捧起陶罐,罐底粘着的药渣突然开口:“儿啊...”
正是他闭关时,那咽气的娘亲最后对孩子的声唤...
“.....”
十二位当世大能呆立山巅,道心在崩裂,但在其纹缝处却在钻出嫩芽。
——竟是他们儿时与家人在田间地头撒过,闻过的野麦种。
山风掠过,将最后一句低语送入云间。
“修仙若修得六亲不认,那还不如村口的老狗活得明白...”
“诸位,我这道,可行不。”
....
五更时分,阿禾发现山门外多了十二垄菜畦。
刘生福蹲在地头埋下酒糟:“等来年开春,能酿几坛好醋。”
晨曦照亮土里冒出的嫩芽,那芽生长处,竟是正脉十二峰失传己久的《太上应闻篇》的绝笔真迹。
——只是那字里行间爬满了南瓜藤,最末一句被人改写了...
——“大道在瓦甓,至味存家常”。
......
所以,在此日过后,这个修仙界就开始了不一样的变化...
那十二峰的峰主回去后,开了个讲道论同会,总结起了在刘生福这边的经历和感受,并且还传给了自己的亲传弟子和外门弟子。
那些闭落红尘的修仙者,也开始了返乡之旅,尽管人己不在,但记忆犹新...
而红山脚下的市集愈发红火。
卖炊饼的老张头最近收了个怪徒弟:那青衫修士总在揉面时掐诀念咒,面团里不时蹦出金甲神将帮忙看火。
对面茶摊老板娘更绝,能把《清净经》编成采茶调,唱罢一曲,茶碗里自生云雾仙境。
最热闹当属“红山拍卖集”。
昨日某修士用自己的法宝换了阿禾缝的护身香囊,今日药王峰主拿出保金丹求购那培育好菜的秘方。
那街角乞丐捧着锅傻笑。
——昨夜他用半块发糕换到了炼器峰新炼的土门锅...
虽然他不知道怎么使用灵力,但这锅能帮他煮出好吃的饭菜,他便知足了。
而在集市里的赵明远,他在留闻巷里卖东西。
他是瘸腿面点的师傅,教的是一个哑巴徒弟。
每当少年揉面太急,他便敲着案板,慢慢地念:“慢一些,你当这是斩妖除魔呢?”
而在清明那日,哑徒突然开口:“师父,我听见娘亲在面团里笑了。”
“啊?哑儿开声了?!”
赵明远揭开蒸笼,白雾中浮现出以前的山门,和自己现在的生活。
他忽然明白,刘生福罚他,是要他把断掉的红尘线一针针缝回来。
重新渡一遍这红尘往事。
(http://bq8xsz.com/book/P94K-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