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天幕直播,评价历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0章 奉天靖难(十一)

 

大汉,高祖年间。

刘邦猛然一惊!这后世朝廷这么富裕吗?竟然能调动五十万的大军?还有这么好的装备!

当然,作为古代最能打仗的那一批封建君主,老刘也能理解其中的弯弯绕!

刨去后勤转运的农夫,充当战场气氛组和跑灰的民兵!这五十万大军能有十万精兵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这也太tm的精锐了吧!

看看这迷人的盔甲,再瞅瞅这亮人的兵器!虽然人员的精气神比不上自已的百战精兵!但这着甲率和兵器的质量简直吊打自已的军队啊!

他刘老三是万万没想到,自已都当了把天子了,也在咸阳城享受了把秦天子的待遇!但还能被人家炫把富!

看着天幕上朱允炆一方的军队装备,刘邦直勾勾的,眼皮都不眨一下的瞅着!羡慕地直流口水,仿佛他还是那个乡下亭长!

“咳!”太子刘恒看不过去了,发出声响提醒一下自已的老爹!爹啊,你好歹也是个天子,别摆出这份没见过世面的丢人模样好吗?

刘邦瞪了刘恒一眼,用左手背擦了一下自已的口水,对刘恒说:“儿啊,你没率兵打过仗,所以看这些装备就是井中娃看天上月!不知所然!在我这身经百战的人看来,我看这些装备,就是一粒蜉蝣见青天!这装备简直太好了!把这些装备给朱允炆那个昏君败活,简直就是,造孽啊!”

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发生后。

看着天幕上朱棣一口一个赵括,一口一个纸上谈兵!赵孝成王赵丹和赵国其他人脸色铁青!在赵国人面前谈这些东西,这地狱笑话程度跟商鞅知马力,比干见人心有什么区别!

不过,透过天幕这件事,赵国人知道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好消息,自已和自已的国家干了一件青史留名的事,一千多年后都有人口耳相传!

坏消息,那件青史留名的事儿是自家的黑历史!每当想起自已把廉颇换成赵括这个小登的操作,赵孝成王都想抽自已几巴掌!

【建文元年九月,李景隆率领大军抵达到山东德州,在这一路上不断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动各路军马,然后就到了河间驻扎。】

【与此同时,建文帝一面让李景隆北伐,一面又让在辽东的江阴侯吴高等人领兵围攻永平!】

【在得知建文帝一方的部署后,朱棣不敢怠慢,语言的批判比不上批判的语言!自已的吹牛也只能安定自已人心,在战场上都只是虚的!但李景隆背后五十万龙精虎猛的大汉所代表的批判的语言可是实打实的!】

【所以朱棣就把他的大儿子朱高炽叫了回来,“儿啊,无论从体重还是地位上,你都算是我们北平的定海神针!所以爹给你一个任务,你留下守城!爹得主动出击,先把吴高那个玩意给收拾了!避免两线作战”】

【“你看!帮你守城的人我都选好了!这是姚广孝,姚大师!你家的老熟人就不用给你介绍了,你看这个,这是爹从你炳文叔淘弄的人才!叫顾成,他也能帮你守城!你可一定要守住啊,咱老朱家就有用亲人守城的习惯,你要跟你文正叔学习啊!”】

【“啊!爹,您让我守城?让我去面对五十万大军?”“咋滴,你现在已经是21岁了,正是奋斗的年纪,我告诉你,你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滚蛋,有的是人想当这个位置,比如你的那些弟弟!”】

【最后,朱高炽留下守着北平城,朱棣则主动出击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

大明,永乐年间。

朱棣表示这回天幕绝对是在污蔑他和高炽,把我和高炽都给黑了!

我那时候是想避免两线作战!所以想先干掉相对弱一点的对手!再说高炽,我的大儿子那可是个明白人,他可不这样怯懦,当年可是他主动提出要守城的!

毕竟都到这地步了,已经是你死我亡的局面了,高炽怎么可能拎不清!

【朱棣选择把北平周围的士兵全都叫回到了北平城里,毕竟本来自已人数就少,散在北平周围的话,李景隆那50万大军可以轻松的把他们都吃掉,只会白白的浪费人力而已,所以不如把那些人全都叫回北平城里!只要北平城不丢,北平城周围地界,还是能拿回来的!】

【随后建文元年九月十九日,朱棣亲率大军支援永平,燕王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

【李景隆听说了这件事后,就率领大军于建文元年十月直趋北平城下。经过卢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仰天大笑起来!】

【左右见之,问道:“曹国公(李景隆的爵位)何故发笑?”,李景隆笑道:“我笑那朱棣无谋,朱高炽少智!这卢沟桥是何等紧要之地,这朱棣自称深谙兵法,结果竟然不派兵来守!犯下如此错误,故此发笑尔!”左右贺道:“将军高见!”】


    (http://bq8xsz.com/book/QAJF-1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bq8xsz.com